高精尖孵化千亿级产业集群
产业沃土培育出“白菜心”
下一篇4 2019年12月27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技术产值占比超九成
高精尖孵化千亿级产业集群

 

  寒冷冬日,位于经开区路东区的耐威科技8英寸MEMS芯片生产线项目现场一团火热。数十人聚集在银白色崭新厂房前,目光齐刷刷盯在一台大型起重机械上,随着二层一扇卷帘门缓缓打开,机械臂吊着一台生产设备,在人员的配合下运进厂内,设备搬入当天,消息就在行业中广泛流传。之所以引起广泛关注,是因为这是该项目的首台设备正式搬入,也预示着北京首条商业量产、全球业界最先进的8英寸MEMS芯片生产线距离投产又近了一步。“达产后每月3万片的产能,将创造不低于20亿元的年产值。”耐威科技董事长杨云春坦言,先进技术带来的是高价值。数据显示,截至11月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产值达到765.8亿元,随着耐威科技、燕东等集成电路相关项目的落成投产, 继汽车产业集群后,又一个千亿级产业集群即将破土而出。经开区正努力做好“白菜心”,以创新为引领、以产业为驱动,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以高技术产值占比超九成的成果撬动各大产业冲向千亿级产业集群。

  培芯筑基

  让高精尖项目落地生根

  术前精准规划在术中难以执行,准确性不足是骨科手术的瓶颈,骨科手术机器人正在打破这一瓶颈。协和医院骨科专家发起、转化清华大学精密仪器专业技术,集行业顶尖机构资源于一体的和华瑞博在经开区注册落户后,半年内开发的膝关节手术机器人产品就完成了合规性工程研发、通过注册检验并进入临床阶段,比大多医疗器械工程研发、注册检验流程快了一年以上。

  “这么快的进程,得益于经开区扶持高精尖项目的环境。”和华瑞博相关负责人坦言,在区内企业水木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木医疗”)搭建的医疗器械工程化+检验认证注册+CRO平台,得到了电气安全、电磁兼容、软件测评、性能测试方案等全专业覆盖的一整套设计优化服务。

  医疗器械研发过程中,普遍缺乏对合规性、可靠性的把握,进入注册、临床阶段,这些问题就暴露出来了。水木医疗在经开区组建了专业人才团队,投入近亿元搭建了专业的医疗器械检测实验室,形成高精尖医疗器械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提供从医疗器械研发到上市的全链条专业服务,一年助数十家企业加快了注册、临床、上市进程。经开区搭建形成了近十个这样的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担当高精尖产业发展的“加速器”。

  高精尖产业协同创新平台只是经开区培育高精尖产业众多举措的其中之一。从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精尖产业主阵地谋篇布局开始,经开区就不断推出资金、土地、平台相关新政策、新举措。

  在扶持资金方面,发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促进高精尖产业发展实施办法》,每年拿出100亿元高精尖产业发展促进资金,支持重大项目落地,聚集支持“硬技术”;围绕四大主导产业核心环节,由政府组织国企平台公司投资,建设高端汽车及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产业园、集成电路标厂等标准厂房,让高精尖企业“拎包入住”;扶持引导企业自建协同创新平台、中试基地,加速高精尖产业项目成长进程。如今,经开区已经筑成培育高精尖产业高质快速成长之巢,让高精尖产业项目引得进、落得下,更能快速成长。

  强链聚企

  高精尖产业生态加速形成

  一颗芯片只有指甲盖大小,实际却集成了数不清的电路,在小小的芯片上要让电路纹丝不乱,需要极度精准的“照相机”——光刻机。华卓精科亦庄园区暨光刻机工件台产业化基地落户到经开区,将在这里破题光刻机。

  “为实现在芯片上极端精密的曝光工艺,工件台系统需要在极高的运动速度下实现与掩模台优于2纳米的同步运动精度,这相当于头发丝直径的四万分之一。”华卓精科副总经理朱津泉介绍说。如此极端的性能指标,使光刻机工件台成为当之无愧的“精密机械之王”。这也打破了荷兰ASML公司在光刻机双工件台上的技术垄断,华卓精科成为世界上第二家掌握光刻机双工件台核心技术的公司。

  华卓精科落户后,成为了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链上的重要企业。一颗芯片上有数公里的导线和几千万根晶体管,可谓世界上最精密的雕刻术,它的一条生产线大约涉及50多个行业、2000-5000道工序。在经开区的谋划布局及大力引聚下,华卓精科、燕东8英寸、耐威科技8英寸MEMS芯片、中电科、东方晶源、科益宏源等企业纷纷落户,形成了以中芯国际、北方华创为龙头,包括制造、封装测试、装备、零部件及材料、设计等愈加完备的集成电路产业链。这里已逐步成为全国集成电路产业聚集度最高、技术水平最先进的区域。

  实际上,经开区为了加快建设高精尖产业主阵地,正立足先进制造全产业链发展,围绕32条细分产业链,从发展规模、发展水平、发展方式、政策需求、区域协同等方面谋划产业战略性安排;发挥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做好健链、强链、补链工作;围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关键核心环节,层层分解,瞄准细分领域精准招商,使产业链上下游互相支持,降低企业综合商务成本,提高产业区域综合竞争力。

  如今,经开区已形成电子信息产业、装备制造产业、生物工程和医药产业、汽车及交通设备产业四大主导产业“四足鼎立”的局面,上万家科技型企业、超千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一批各行业的创新型龙头企业正在这里排列组合,形成庞大的创新企业“雁阵”,多个千亿级产业集群正在形成。

  增强动能

  高增长高附加值冲刺千亿级

  几十万、上百万、超千万……这是北京博清科技有限公司在经开区注册成立三年来的年产值数据。博清科技CEO冯消冰坦言,年产值连年翻倍增长的背后,是在经开区的支持下,高精尖产品快速更新迭代换来的。

  2017年博清科技在经开区成立后,将中国焊接第一人潘际銮院士数十年在无轨道全位置爬行焊接机器人方面的研发成果转化,三年时间已经迭代更新到第四代。

  “每一代的升级,都是机器人焊接精度、焊接速度等关键指标指数级的提升。”冯消冰说。几年来,博清科技攻克了10多项技术难关。

  据经开区相关部门统计,目前,区内高技术产值占比超九成,高技术、高精尖产品带来的高增长,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新动能。

  高精尖带动高增长的特点也表现在各个产业上。在经开区不断强化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生态中,北京奔驰以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为双擎,持续向高精尖方向转型升级。今年上半年,北京奔驰营收达到778.07亿元,同比增长10.8%,毛利超过220亿元。

  同为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龙头企业的北汽蓝谷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达尔文系统”打造的人工智能轿车EU5车型,上半年累计销量约4.7万辆,单品销量排名纯电动乘用车A级细分市场销量第一,销量同比增长21.57%,净利润同比增长9.7%。而整个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前三季度产值就达到1470.3亿元,增速12.5%。

  继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产业进入千亿元级之后,以京东集团为龙头的电子商务成为第二个跨入千亿元级的产业集群。

  目前,全区集聚智能机器人企业和机构180余家,企业数量年均增长率近70%,产业比重约占全国的5%以上,去年年产值达510.4亿元。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梁胜在2019世界机器人大会主论坛作主题报告时表示,经开区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将利用三年时间冲向千亿级。随后,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龙头企业京东方,也吹响了千亿号角。“这个目标并不难实现。”京东方董事长陈炎顺坦言,去年营收规模就达到971亿元,随着整个产业生态不断走向高精尖,京东方将向物联网+转型,不久的将来就能达成这一目标。

  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