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新城添新景 医院“上岗”机器人
经开区测试道路即将进行深度车联网测试
经开区开始征集知识产权贯标
合众思壮 高精度测量设备助阵春耕生产
“亦庄智慧”多条路线战疫情
国创中心打造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高地
下一篇4 2020年03月06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场景新城添新景 医院“上岗”机器人

 

  拐弯、直行,一台高约1米、顶层平台上放着物品的机器人径直来到805室前停下,发出提示音后,房间内的人拉开房门取走物品……3月4日下午,在北京经开区的牵头下,北京欣奕华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欣奕华”)研发的“医院用室内物流机器人”进入医院上岗。这标志着经开区企业研发的机器人又多了一个应用场景,越来越多的“亦庄造”机器人在疫情防控、民生保障、生产制造等诸多方面发挥作用,对于产业发展来说,是抗击疫情,更是“机”遇。

  “亦庄智造”机器人“上前线”

  “我们希望借助科技的力量来有效提高医院运行效率、降低医患人员间的交叉感染风险、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让医务工作者能更专注于排查、治疗病患。”欣奕华总经理张弥说。

  据了解,此次交付使用的机器人具备百级-千级洁净度,甚至能很好地满足医院重症病房的无尘洁净度要求。此外,这款产品采用自然导航方式,依靠SLAM(即时定位与地图构建)激光导航技术,能自主判断环境变化及规划路径,实现跨楼层、跨区域行走,同时可智能避障,对于医院内复杂多变的日常工作环境有很好的适应力,可帮助医院提高运输配送效率。

  机器人不仅能为病人送药、送饭及运送生活用品,还能协助护士运送医疗器械和设备、实验样品,处理病区垃圾等,让人更少地参与到运输环节,能够大大降低被运送物品被外部环境污染,或者被运送废料污染外部环境的风险,同时也更容易消毒清洁。

  这并非是疫情期间“亦庄造”机器人首次露脸。迈纳士历时五年多研发完成的采血机器人春节前刚刚获得三类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书,半个月前,紧急生产的第一台机器人迅速送往抗疫一线医院,一次穿刺准确率达到95%左右,准确率甚至超过一个有经验的护士。据介绍,这也是全球首台医用采血机器人出征战“疫”。

  力量所在,正是战“疫”底气所在。在疫情阻击战中,“亦庄造”采血机器人、消毒机器人、物流机器人、语音机器人、生产机器人等活跃在各个岗位,成为抗击疫情的最好帮手,它们是最美的逆行者,也是抗击疫情的新生力量,更展现了北京经开区的产业担当。

  危中寻机行业升级

  在疫情进入攻坚期,投身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的机器人正在发挥优势。

  在一汽-大众、长春华翔、长春富维、弗吉亚等企业的生产线上,安川首钢的机器人系统产品有的是点焊系统,有的是弧焊系统,有的是搬运系统,有的是视觉检测系统,所有的系统精准运作,衔接流畅,从生产到检测实现了全自动运作,解决了人员密集、流动和隔离的后顾之忧,为客户健康有序地复工复产提供有力保障。

  在安川首钢相关负责人看来,针对本次疫情带来的影响,公司将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在巩固已有优势细分市场领先地位的基础上,积极扩展应用技术新领域、新用途,进一步加强非焊接领域的系统应对能力,努力开拓非汽车领域市场。同时,安川首钢还将推动机器人设计和生产的标准化进程,使系统产品具备更高的信息化、柔性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喷漆岗位,往往一个大型工件产品需要多个喷涂工人同时操作,污染重、工作环境恶劣。疫情期间,星和机器人制造的震安科技减震器自动喷涂线第一时间复工,全线机器人喷涂,视频监控,产品质量高于人工喷涂,以前需要12名喷涂工的岗位现在被机器人代替。

  星和众工董事长杨放光感受到,新冠疫情也让企业主切身感受到“升级”的必要和迫切。这一点体现到复工以来,星和团队接到很多潜在客户的问询,也有多家老客户明确表达了对智能打磨设备的需求。

  “疫情加深了企业主对机器换人的重视程度,过去国内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是由技术和成本驱动的,疫情过后,行业的发展或将进入真正的需求驱动。”杨放光认为,新冠疫情将为星和机器人带来新机遇。

  产业迎来新风口

  疫情是一场考验,也是一次加快调整的机遇。在更大的社会生活、生产层面,智能化带给我们的便利在这场危机中尽显。

  锐洁机器人是生产洁净机器人和半导体自动化装卸载设备的高科技企业,为国内多家集成电路芯片制造商提供全自动化晶圆装卸载产品,覆盖国内8英寸、12英寸芯片生产线。锐洁负责人刘冬梅提到,疫情防控的要求加深了企业对机器人替代人工的重视程度,无人化、智能化抢占市场渐渐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在疫情防控期锐洁克服内部困难,积极满足客户高效率生产需求,为芯片制造生产线自动化生产提供了专业技术保障,预计公司订单比去年一季度同期增长超五成。

  中则智库董事长陈智国认为,疫情对产业经济的影响具有两面性,一方面给诸多制造企业带来极大考验;另一方面加速旧的生产方式寻求改变,倒逼企业改革。对于北京经开区来说,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本身就是重点发展的主导产业之一,有着非常深厚的“功底”,也是难得的“机”遇。

  作为世界机器人大会永久举办地的北京经开区,拥有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类企业和机构220余家,企业数量年均增长率近70%,产业比重约占全国5%以上,区内产业链条完整,涵盖了费斯托、安川、哈工大在内的三大整机板块企业,SMC、智同在内的零部件生产企业,自动化解决方案及施耐德、仪综所在内的配套企业和院所,中航智、韦加等在内的特种机器人企业。在工业机器人系统集成、特种机器人研发生产、人工智能前沿技术、机器人认证检测等方面建立了先发优势,在电子、汽车、医药等智能制造领域发挥了应用示范和重要支撑作用。

  实际上,经开区也早已经做好了机器人产业发展的三年行动计划,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经开区在机器人和智能装备产业将利用三年时间冲向千亿级,初步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业创新高地。融媒体中心记者 方针/文并摄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