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应抢抓智能汽车发展新风口
“新基建”到底如何“建”
中国工程院院士 邬贺铨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执行副理事长 张晓强
“新基建”要探索推动投建营一体化模式
北汽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徐和谊
“新基建”需要加大综合施策力度
5G将是撬动数字经济的关键点
北方华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赵晋荣
“新基建”对不同产业有着不同的意味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05月19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新基建”需要加大综合施策力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徐宪平
 

  新型基础设施与传统基础设施根本区别在于它是运用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来提升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的水平,对工业、农业、交通、能源、医疗、教育等垂直行业也赋予更多更新的发展动力,从而优化产业结构,完善商业生态,开发更多更好的产品和服务。在提升社会生产力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与传统基建相比,“新基建”具有六个典型特征,分别是:技术迭代、软硬兼备、数据驱动、协同融合、平台聚力、价值赋能。“新基建”能否创造强大的新功能,推动产业升级催生新型业态,关键在于运用。它的应用场景随着5G技术的商用,从消费互联网、工业互联网到智慧城市互联网,从产业数字化到生活数字化,到社会治理的数字化,应用的场景会越来越多,应用的价值会越来越高,可以说无处不在,无所不能。

  传统基础设施建设,基本上是政府主导。“新基建”需要发挥好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加大综合施策的力度,用好政策工具。加强规划导向和配套政策实施,用好开发性、政策性金融工具,发挥财政政策定向引导作用,创新运用基础设施信托投资基金(REITs)。同时,还要更大力度推进政府数据开放共享应用,强化国有企业科技攻关责任,支持民营企业开发应用场景,调整优化能源相关政策,建设、土地管理部门开辟绿色通道。

  “新基建”要有战略导向和规划牵引,所以要制定一个中长期的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明确原则目标任务和政策举措,确定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同时配套出台一系列的指导性意见和工作指引。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