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分类开启执法强制模式
接诉即办解民忧 马驹桥镇督促小区清理垃圾
商务楼宇垃圾分类戴上“紧箍咒”
博兴街道反恐专项检查将成常态
云端书法展 寄托师生爱国深情
社区文化活动转战线上
经开区将新增269个监控设备
党建引领助新老物业平稳交接
经开区职工线上健步走即将开赛
下一篇4 2020年05月2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紧盯分类投放、收集运输、消纳处理各环节
垃圾分类开启执法强制模式

  经开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在一商业区检查
  居民体验智能垃圾分类回收机
 

  本报讯(融媒体中心记者 田艳军)“你单位存在生活垃圾混装混运行为,且责令整改后依然未整改彻底,现依法对你单位进行立案处罚。”近日,经开区综合执法局执法人员在一商业区检查时发现,该商业区物业单位生活垃圾混装混运行为经责令整改后仍未杜绝,便开具罚单进行了处罚。这是综合执法局在生活垃圾分类方面开出的第一张罚单,也宣告着经开区开启生活垃圾分类执法保障模式。

  《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行动方案》中,经开区将“发挥垃圾分类执法强制作用”列为重点任务之一,支撑建立全链条监督举报执法机制,加强生活垃圾社会共治,推动垃圾分类习惯养成。

  经开区综合执法局结合生活垃圾分类工作的总体部署和辖区实际情况,制定专项执法方案,健全垃圾分类日常执法检查机制,进一步明确执法案由、执法依据和执法标准,完善执法文书。随后结合疫情防控检查,对全区各类单位进行全面摸排,全面掌握辖区单位和小区垃圾分类情况。

  随着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实施,综合执法局执法队员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紧盯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消纳处理等重要环节,分阶段、有侧重地开展检查和执法,对检查中发现的轻微违法问题,指导各单位及时整改,对责令整改后依然存在违法行为的单位进行处罚,确保经开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截至5月19日,共出动执法人员364人次,检查各类单位188家、居住小区159个,发放宣传材料600余份,责令改正22家,立案处罚5起,为经开区垃圾分类工作提供了有力执法保证。

  签署公约让企业“守土有责”

  检查园区垃圾分类情况,在微信群发布垃圾分类小知识……自打新版条例正式实施后,林肯A区的物业管家袁金玲就比往常更忙了些,“您家垃圾分类了吗”成为她与业主打招呼的新问候语。她所在的小区项目共有5栋楼宇,楼宇内多为住户。接到荣华街道商务楼宇党建工作站关于楼宇垃圾分类工作的通知后,该小区物业立即行动起来,将小区地下的10个垃圾桶全部撤走,将地上原有5处垃圾桶站点合并为2个,规范垃圾桶站点设置。同时,还引入了爱回收智能分类回收机,实现了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和玻璃瓶的综合回收。

  针对楼内为数不多的10多家企业,物业也进行了区分管理,采取与各企业签署垃圾源头分类及正确投放公约,从自身责任义务上提升和加强企业自觉分类意识。与此同时,物业已设立垃圾分类监督员、分拣员、指导员,分工责任明确到人,于每天7:00-9:00、17:00-20:00进行桶边指导,并在其他时段流动做好宣传告知。另外,该物业相关负责人还告诉记者:“为更好地监督企业做好垃圾源头分类,我们打算后期为这几家企业配发分类垃圾袋,方便在企业和住户到站点投放垃圾时进行区分,做好心中有数,进而更有针对性地规范园区的垃圾分类正确投放。”

  四色垃圾桶成每层楼标配

  为引导入驻企业参与垃圾分类,在位于经开区黄金地段的大族广场写字楼内,每层楼一侧的楼梯间入口处都配备了“四色垃圾桶”,并在桶身上张贴了分类标志。据该楼宇物业相关负责人介绍,大族广场共有6栋楼宇,此次,他们共计购入100多组垃圾桶,而这样的“标配”设置则是结合楼宇自身特点制定的。“我们楼宇内现有企业200多家,这样做一来统一了标准,二来也给企业提供方便,投放方便了就有利于调动职工们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大族广场物业工作人员介绍说。

  那么,夏季来临,厨余垃圾的难闻气味如何解决?大族广场用一个“勤”字解决。据介绍,大族广场每天会在午餐和晚餐两个用餐时间结束后,安排保洁员对各层垃圾桶各进行一次封闭式清运,并每天对垃圾桶进行3次以上覆盖性消毒。夏季6-9月,物业还将按每月两次的频率对楼内进行全面消杀,保证垃圾桶站点的清洁卫生。

  与此同时,大族广场还与楼宇内企业沟通,引导、鼓励企业在公司内部配备四色垃圾桶。5月19日,记者在楼宇内一家名为北京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发现,由企业自主购买的小型四色垃圾桶摆放在企业办公区门口,引导职工们从公司内部就做好垃圾源头分类。除了幽美生物,这一倡议也得到了楼宇内其他企业的积极响应。记者在物业负责人手机里的微信群里发现,不少企业已接龙晒出了购买的四色垃圾桶,为绿色环保打CALL。

  “1+4”解决方案助垃圾源头减量

  手机扫码就能开门投放,还具有实时积分、满溢报警等功能,这是出现在经开区亦城财富中心内,集纺织类回收、纸类回收、金属回收、塑料回收和厨余五类垃圾于一体的智能分类垃圾桶。垃圾被分类投放之后,就会被运到园区地下的四个垃圾工作站分类处理:可回收垃圾放入中转站;其他垃圾放到设备中粉碎挤压;厨余垃圾经过生物降解形成智能回收。 不同于普通的智能垃圾分类,亦城财富中心作为经开区第一批“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利用物联网、互联网融合的技术模式,购进新型智能垃圾处理设备,采用“1+4”固体废物统一管理模式,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垃圾分类解决方案,集成园内每天四类垃圾的大数据,从源头减少固体废物产生量。“1”即建立智能垃圾分类大数据云平台,“4”即垃圾分类投放站+其他垃圾挤压站+餐厨垃圾生物降解站+可回收垃圾中转站。

  该项目自2019年8月启动以来,已推动亦城财富中心生活垃圾实现减量50%、可回收垃圾产生了经济效益、厨余垃圾生物分解设备安装完成并开始测试。亦庄置业公司副总经理于斌介绍,亦城财富中心目前办公人数是2000余人,自设备投入运行以来,在监测平台的统计下,园区入驻率提升了11个百分点,但生活垃圾却持续减量,可回收垃圾工作站收益不断形成经济效益,厨余垃圾工作站引进生物降解设备,实现就地处理。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