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各学校纷纷亮出中考“战报”
中考志愿周四开报 这些信息早知道
“优秀”是这样炼成的
3上一篇 2020年07月29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优秀”是这样炼成的

 

  2020年高考结束,“北京市优秀学生”人大附中经开校的武席萱以699分的高考成绩为自己的高中生涯画上句号。高考分数不错,更被评为全市仅10人的市优秀学生, 武席萱的成长路有何不同?本报记者带着您一起走近她和她的家庭、学校一探究竟。

  好心态和自律解密自信青春

  瓜子脸,马尾辫,皮肤白净,笑起来眼眉弯弯,很有感染力,初次见面,人大附中经开校高三年级毕业生武席萱给人的感觉是宛如邻家女孩的可爱亲切。7月28日,重返母校的她在绿意盎然的校园里,和记者分享了成长旅途中的感受,关于学习,关于青春,关于大学生活……

  学习  找准弱项查漏补缺很重要

  即使在结束高考后的难得假期再次重提学习,武席萱也没有半点厌烦,对于有关学习方法的阐述和学习经验分享,她思维清晰、侃侃而谈,也揭了自己不少“短儿”。

  在很多人的思维惯性里,成绩好的孩子从小就一定是块儿学习的“好料子”,是家长们口中“别人家的孩子”。但武席萱却自曝,自己上小学那会儿,和班上爱玩的同学一样,其实满脑子每天想的都是怎么玩。开始认真努力学习是上初、高中以后的事。不过,成绩一直还不错的她,也会遇到挫折,也会有解不出的难题。

  她记得高中前两年,自己的成绩一直徘徊在较为平稳的中上水平,一直无法再有突破,陷入瓶颈期。眼看着就要进入高三冲刺阶段,她没有因着急自乱阵脚,也没有采取题海战术刷题和挑灯夜读,而是静下心来思考学习方法,屡次向老师请教,然后结合自身情况归纳、总结。“我会反思解错题的原因是因思路不对,还是因为自己在解题时出现了畏难情绪,然后针对弱项逐个击破,及时对学科知识查漏补缺。”对于学习好的秘诀,武席萱说,首先要从心里爱上学习。

  当然,好成绩的取得也离不开老师和家长。回想在校学习的12年,她忘不了老师们认真负责的教学,忘不了老师花费一个多小时解答她和同学们提出的疑问,也记得妈妈对自己的关心和鼓励,使她能以好心态和自信心,从容应对每一次考试。

  生活  会熬夜追剧也懂得自律

  学习之外,武席萱和其他正值青葱岁月的大孩子一样,有着丰富多彩的生活,她说,自己喜欢和同学们在一起的时光,一起学习,一起打闹,一起哭,一起笑。当聊到追剧这个话题时,她也会兴奋地跟记者分享自己喜欢的电视剧,《伪装者》《琅琊榜》等热剧剧情都曾吸引她熬夜追剧。生活中,她坦言自己偶尔也会有拖延症。

  但相比这些,她的可贵之处在于懂得自律。熬夜追剧会选在假期,在中考、高考阶段,会自觉把重心放在学习上。对于学习中自己偶尔的松懈,她也有破解的办法。今年高考前,因疫情居家上网课学习,为避免自己松懈,她会给自己制定时间表,和班上同学打开视频互相监督。

  学习生活之余,她还热衷于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曾作为2018年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中国邀请赛(IYPTC2018)的志愿者参与服务128小时;2019年参加一对一乡村少年成长支持计划,帮助乡村少年学习进步;放假期间,她主动到社区报到,积极参加社区的义务劳动和各项活动……不论学校、家里、社区,处处都留有她开展志愿服务的身影,多次获得“优秀志愿者”等志愿服务称号。

  大学  做好了年年如高三的准备

  第39届北京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北京市第十四届应用物理竞赛决赛二等奖、第31届北京市高中力学竞赛决赛三等奖、第七届北京市高中生演讲比赛亚军、全国“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你”主题征文大赛三等奖……高中三年,武席萱是个“大忙人”,除了日常学习冲刺外,她还参加了校内外多项比赛,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她看来,参加这些比赛不仅没有影响学习,还帮助她拓展了视野和知识面。

  不过,当终于完成高考迈向人生的另一个阶段,她却没有放松的打算。对于几个月后即将迎来的大学生活,她说自己已经做好了“年年如高三”的准备,始终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求学心态,珍惜到理想学府学习的日子,继续用勤学善思和独立钻研的精神吸取更多知识,拓宽自己生命的宽度和厚度。

  对她而言,高三毕业不是结束,而是一个全新的开始。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

  幸福教育浇灌桃李芬芳

  优秀的背后离不开学校的培养。

  学校老师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一所真正的学校,其实就是一个温情的校长,带着一群有温度的人,干着一件温暖的事。如今,校长王教凯提出的“办温暖的、负责任的、舒展生命的幸福教育”核心理念已成为学校工作、教师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疫情期间,学校提前谋划,精准施策,采用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法,提升备考水平。在常规管理上,高三年级主要针对高考大力营造备考氛围,全面加强对学生的管理,认真落实培优补差工作,做好学生的心理指导和情绪调控;加强对新课改高考试题的研究与分析,优化试题选编,组织好专题训练、模拟训练,从而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全面实现了“品学兼优、低进高出、高进优出”的目标。

  成绩背后有人开教育人的奋力托举。

  “教育意味着用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用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用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

  王教凯即便工作繁忙,依旧跟老师们一起分析试卷、分析学生、分析自己,然后对症下药,解决问题,力求课堂高效。只要有空,他就深入课堂听课,课后与授课老师一起探讨,引领教师专业成长,促使教师的日常教学向 “高效课堂” 升华。疫情期间,校长还采用手写书信的方式,给多名高三学生写信,与他们畅谈心扉、为他们加油鼓劲。

  年级主任徐婧对工作任劳任怨、孜孜以求,对学生极尽耐心,有问必详答。她携手高三年级教师,以一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奉献精神赢得了领导、学生的由衷尊敬和爱戴。

  祝硕是一名年轻老师,但却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冲劲和对本职工作的热爱,孜孜以求、精益求精,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独特且行之有效的教学风格。

  高考成绩不是衡量教育的唯一标准,但高考折射着一所学校对教育的独特思考。它一头检阅着学校教育的积淀成果,一头又展望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它一头见证着学子们的拼搏与汗水,另一头又牵引着千家万户的希望。

  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卢金曦

  倾听和沟通

  是教育孩子的“金钥匙”

  作为在人大附中经开校十二年一贯制教育培养的本土学生,武席萱的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并非偶然,这其中除了学校的培养和教育,家庭教育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如何做?记者连线了武席萱的妈妈闫丽兰,浅谈了几点她在日常生活对孩子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一贯制

  对于女儿的教育,闫丽兰提到的第一点就是,她在孩子很小时就确定了培养孩子的理念,并在女儿成长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致,使孩子可以朝着既定的教育模式发展。“我是希望我的女儿成为一个自强、自立、乐观的知识性的学生,同时对各种不同的环境有适应能力,平常在家庭教育中,我就会以此原则,不断通过言行去引导、影响她,使孩子往这个方向去发展。”

  好习惯要从小培养

  女儿自主学习的习惯和家庭教育氛围有很大关系。闫丽兰回忆,女儿小时候,一家人就注意减少孩子看电视的时间,姥姥从小就给孩子读三字经、读画报。女儿喜欢动植物,闫丽兰会利用周末带孩子外出,在自然环境中度过,每个寒暑假也会抽出两周和女儿一起旅行,让孩子多接触外面的世界,增长见闻。

  生活中,闫丽兰从小就培养女儿养成自律、守时的好习惯。她记得,女儿上小学一年级的一个周末,她本和女儿说好要周五完成作业,然后利用周末外出找妹妹玩,可是女儿并没有完成,她坚守原则取消了外出计划,告诉女儿一定要先完成承诺的事。那次“闹别扭”后,女儿便学会了自觉按时完成自己的事情。

  家校配合很重要

  对于女儿的学习,闫丽兰说自己不会太多干预。每次女儿考完试,她关注的不是分数和排名,而是问女儿哪道题错了,为什么错,帮助女儿分析问题,引导孩子学会主动思考。在她看来,术业有专攻,教育的事应该踏实交给学校和老师,家长则应该发挥好中间的“纽带”“桥梁”作用,平时多抽出时间跟孩子沟通,多倾听,留意孩子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跟老师做好沟通、对接,一起协助帮忙解决孩子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抵触情绪。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

 
3上一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