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欣赏一幅中国画
张文成:博采众长 情韵悠远
下一篇4 2020年07月29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何欣赏一幅中国画

 

  对于一般人来说,常常是把能否“看懂”作为一幅绘画的评判标准。一般来说,工笔的、写实的作品就容易欣赏,因为它是具体、真实的,属于看得懂范畴。 但如果是粗放的、写意的作品,尤其是水墨写意的作品,就较难欣赏了,因为它不写实,形象不具体,就看不懂,而且更无从知道作者的寓意了。

  就艺术而论,我们衡量一件绘画作品的好坏,或我们欣赏一件绘画作品,首先不在于它像或不像,而在于绘画作品的主题,或者说绘画作品中所辐射出的某种观念、某种思想、某种情绪,能否紧紧地抓住观赏者的心弦,能否给人以充分的艺术审美享受,并使人从中获得某种启迪和教育。

  就国画而言,看画一般是看画面的整体气势,用中国画术语来说就是先体味其“神韵”,或者“神似”,然后再看它的笔墨趣味、构图、着色、笔力等,最后才看它的造型,即像不像或“形似”。这种抓“神韵”的欣赏方法,就是抓住了画的实质,因为“神韵”是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审美享受,常常是中国画家们追求的目标。所以要很好地欣赏国画,还得具备多方面的才能和艺术修养。

  艺术欣赏需要经过审美感知、审美理解和审美创造三个阶段,中国画也是如此。

  审美感知就是要求我们直观地去感知审美对象,即艺术作品本身,我们可以去感知作品上画的是什么,画得像或是不像,色彩是鲜明的或是灰暗的,线条是流畅的或是笨拙的,表现手法是工笔的或是写意的等等,总之要自己平心静气地进行直观的感受。

  在审美感知的基础上进行审美理解。即在直观感受的基础上进行理解和思考,把握作品的意味、意义和内涵。这种理解包括对作品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技巧的理解;对作品表现的内容和表达的主题的理解;以及对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时代精神的理解等等,这就需要充分调动我们的思考能力。

  通过审美的感知和审美的理解后,在对作品审美的基础上进行再创造,通过自己积累的审美经验、文化知识、生活阅历等进行丰富的联想、升发开去,再创造出一个新的意象来。这样,你才真正获得了启迪和教育,欣赏中国画才获得了真正的意义。

  “六法”是南北朝时期生活在南齐时代的著名人物画家和美术理论家谢赫提出来的,谢赫擅长肖像画和仕女画,据载他训练有敏锐的观察力和深厚的默写功夫,但是,他在中国画史上的地位,主要还是取决于他在理论方面的贡献,他的著作《古画品录》,初步奠定了中国画理论的完整体系,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

  “六法论”包括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摸写六个方面:气韵生动是指画面形象的精神气质生动活泼、活灵活现、鲜明突出。骨法用笔就指怎样用笔墨技法恰当地把对象的形状和质感画出来。应物象形是指画家在描绘对象时,要顺应事物的本来面貌,用造型手段把它表现出来。随类赋彩是指色彩的应用了,指根据不同的描绘对象、时间、地点,施用不同的色彩。经营位置则是指构图,是根据画面的需要安排调匿形象,即通过所说的谋篇布局来体现作品的整体效果。传移摸写就是指写生和临摹,对真人真物进行写生,对古代作品进行临摹,这是一种学习自然和继承传统的学习方法。

  六法对于画家和绘画作品来说,是全面的最高的要求。我们了解并掌握六法,便于理解古人品评绘画的标准和着眼点,从而客观地对待祖国的美术遗产,以及在我们欣赏传统的中国绘画时,会从中获得某种启示与共鸣。

  本报整理报道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