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自信 叫行走在亦庄新城的绿道上
A股十年行业变化:大科技板块C位“出道”权重飙升
下一篇4 2020年09月14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有一种自信 叫行走在亦庄新城的绿道上

 

  100多年前,美国景观设计之父奥姆斯特德历经20年在波士顿查尔斯河谷规划建设了一条长约9公里、占地405公顷、连接城市九大公园的“蓝宝石项链”(Emerald Necklace),将30万波士顿市民生活和优美的自然环境与城市文化联系在一起。由此,一场轰轰烈烈的绿道运动从美国席卷全球,成为倡导绿色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一种重要途径。

  今天,当你漫步在微风习习的凉水河畔,骑行在绿树成荫的森林公园中,停歇在缓缓转动的大风车下,驻足于鸟飞蛙鸣的通明湖边,你是否也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这条“蓝宝石项链”的魅力和风采?对,这就是绿道赋予一座可持续发展城市的价值。

  ●从凉水河绿道走向“绿道之城”

  大多数人常以为,所谓绿道,就是马路旁、河道边、公园里那一条条色彩鲜艳的步行道或骑行道。然而,真正的绿道不仅仅包含供人们步行、骑车的游憩线路,而是指用来连接的各种线性开敞空间的总称,包括从社区自行车道到引导野生动物进行季节性迁移的栖息地走廊;从城市滨水绿带到远离城市的溪岸树荫游步道等。

  因此,绿道最重要的特征就是“连接”,同时绿道也承载了生态保护和修复、文化传承和体验、社会公平与活力、城市复兴与带动等多重功能,是维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思想和策略。

  在波士顿,奥姆斯特德的继任者查尔斯·艾略特站在他的基础上,通过3条沿海河流廊道将波士顿郊区的六大开放空间连接起来,并提出恢复一片城市滨海区——波士顿里维尔海滩,创造了整个波士顿大都市区方圆650平方千米市域范围内的公园网络和绿道系统。

  同样,亦庄新城将在建设成为世界一流的产城融合、宜业宜居综合新城目标下,以凉水河绿道为脊梁,利用域内纵横交织的河渠网络、星罗棋布的公园绿地、绿树成荫的城市道路,形成成网成环的绿道体系,规划绿道长度超过300公里,使亦庄新城成为践行三大绿色发展理念的典范,即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发展理念,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绿色生活理念以及促进城乡统筹、维持动静平衡的城市治理理念。最终,绿道将融入亦庄新城的血液,变为亦庄新城的性格,成为亦庄新城的象征。从此,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绿道之城”在亦庄新城应运而生。 

  ●亦庄新城的绿道故事

  诚然,在“绿道之城”的建设中,我们会以生态保护为先导,加强生态环境的修复与提质,同时注重绿道对各级开放空间、公共服务设施节点的串联与衔接,并且高质量地建设和配套各类休闲、娱乐、健身、商业服务等设施,塑造出高品质的绿道空间。但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而亦庄新城绿道系统也正因为这方土水的独一无二而具有独特的“绿道之魂”。

  水,是亦庄新城的塑造者和推动者。作为北京母亲河的永定河在隋唐前后摆动到大兴一带,形成了亦庄新城所在地区的冲积扇,而永定河在这一时期留下的故道便是如今的凉水河。隋代永济渠的开掘,使其成为北京地区最早的水上交通线,可谓京津地区大运河的前身,而随运河兴起的马驹桥和马驹桥古镇成为与卢沟桥和宛平城齐名的拱卫京师四大桥头堡之一。

  之后,从辽代“捺钵”伊始,历经辽、金、元、明、清五朝的皇家苑囿文化流传至今,南海子公园、昆仑石碑、晾鹰台、德寿寺、海子墙等历史遗迹原址尚存,大红门、小红门、双桥、羊坊、回城等地名不绝于耳。

  而在随后始于明初,盛于清末至解放初期的京郊移民潮中,在亦庄新城地区形成了以山东、山西地区为主的移民文化和多元的宗教、民俗文化。位于凤河沿线的“七十二联营”、马驹桥镇的清真寺、留民营村的镇国寺塔等便是移民文化的鲜活见证。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南郊农场、红星人民公社使亦庄新城地区又转身成为北京城重要的副食品生产基地和农业现代化试验田,而现存于瀛海镇、马驹桥镇及南至采育的大面积田园乡村和丰富的农灌系统正是这段历史的活态展示区。

  直至上世纪90年代,伴随着在现荣华中街上的第一铲土,亦庄工业区诞生,随后从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一路成长为卫星城,再到产城融合的综合新城,一步步从农业文明转向工业文明、再到城市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亦庄新城故事依然在延续。

  正是基于此,亦庄新城的绿道系统才不是一个仅限于绿色和游径的物质空间,而是一个具有丰富文化内涵,并肩负着传承地方文化特色、体现文化自信的最佳载体。因此,我们要将文化深刻地融入在未来的绿道体系规划中,从资源挖掘、线路选择、特色提炼、节点设置、解说系统、标识设计、活动策划、宣传推广、发展运营等每一个环节入手,使得亦庄新城这座绿道之城讲述属于自己的绿道故事。

  ●绿道畅想

  1978年,美国总统顾问委员会在一份关于户外环境的报告中提出:“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一个美国人可以方便地接近大自然,而这个方法就是绿道。通过地方的努力和行动,绿道可以成为指状的绿地空间,成为连接、环绕、贯穿美国居住社区的网络系统。这一网络可以通过游憩廊道的形式连接公园、森林、风景秀丽的乡村,包括公共的或私人的土地,从而提供远足、慢跑、野生动物活动、骑马及骑车等活动的需要。”

  这段话某种程度上也可以成为我们对亦庄新城绿道的畅想,但我们的畅想并不止于此。我们还希望绿道成为每一个市民破除对亦庄新城是文化沙漠的固有认知,了解亦庄新城丰富多元文化宝藏的窗口。因为绿道不仅是连接城市与自然的最佳纽带,也是打通过去与现在的时空隧道。

  (经开区规自分局供稿)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