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平台类案件攀升 著作权纠纷成重点
从生得起到养得起 三孩政策如何配套
未成年人保护的前呼后应
3上一篇 2021年06月0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未成年人保护的前呼后应

杨月涵
 

  “六一”儿童节,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王者荣耀。

  一天之内,这三大自带流量的关键词偶然相遇,以一种极具戏剧性的方式碰撞在了一起。6月1日起,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正式实施。

  当天上午,因为被指侵害未成年人权益,王者荣耀被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运营中心告上了法庭,而这也是全国首例由社会组织提起的未成年人保护民事公益诉讼。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披着直播打赏外衣的新型商业消费模式,正瞄准未成年人尚未成型的判断力,从而勾起后者无限的消费冲动。

  当类似的纠纷与诉讼频频见诸报端时,在新版《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便可看到,“网络保护”成为专门新增的一章,平台应限制未成年人上网消费、打赏,不满16周岁不得开通网络直播等具体的细则也一应俱全。

  建立统一的未成年人网络游戏电子身份认证系统,所有上线运营的游戏须全部接入国家层面的实名验证系统,针对网络游戏的监管,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筑起了一道法律认证的防护网。

  说到底,谈法律,必须与时俱进。如今看待《未成年人保护法》,需要向前,也需要向后。从72条到132条,法律更新的不仅仅是1万字,还有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历史渐进,这种变迁既囊括了对长久以来顽疾的直面,也涵盖了对随时代发展而衍生出新问题的面对。

  前者,如校园欺凌。这不是网络时代的产物,却是任何时代不得不直面的残酷现实。乘风影视作品,这个老话题开始越来越频繁地被推向公众视野,而校园欺凌也开始逐渐升级为网络欺凌。面对这类问题,更新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恰恰弥补了这个缺口。

  后者,如网络沉迷。乱花渐欲迷人眼,那些本以成年人为目标而衍生出的娱乐方式,却将未成年人卷入其中。在相对薄弱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之下,未成年人享受数字化红利的同时,也难免面临着网络欺凌、个人信息泄露等风险隐患。

  未成年,是成人未满。鉴于身心尚未成熟的状态,需要国家、社会、家庭一起,使他们免于生活的危险与负累。

  良法善治,应该形成合力。对未成年人家庭监护责任方面有所强化,对学校保护未成年人在校生活的责任也应有所强化,父母外出务工等要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学校之外的教培机构同样应该有效监管。

  基于对新法的期待,人们自然要关心,它约束力有多大?它的可操作性如何?立法的与时俱进,相应的司法行为也要跟上,这才能保证通过法律手段,有效解决未成年人涉法涉诉问题。

  守护“少年的你”,法律是底线。但在此之前,我们依然秉持教育大有可为,正如卢梭在其著作中写道:“我们在出生的时候所没有的东西,我们在长大的时候所需要的东西,全都要由教育赐予我们。”

 
3上一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