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派思路解读新话剧
因为爱情
下一篇4 2013年03月21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派思路解读新话剧

 

  《资本·论》的演出此前一直在上海,这是第一次进京。“不能不提南北市场的差异。”田水说,“海派文化偏浪漫与小资,上海人更关注身边的事儿,同时作为外阜开放最早的地区,外国戏特别受欢迎。上海话剧正是海派文化的突出代表,而北京则信息量大、从业者多,各种条件得天独厚,京派艺术家做出来的戏更偏博大与宏观。”

  在田水看来,南北文化与思维方式的差异决定了剧本创作可能有所不同。但这不同正是希望所在,通过对话和交流,都有改变和调整,让观众看到新鲜与不同寻常。让话剧走进生活,剧场成为生活方式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靠演员推动故事

  舞台剧《资本·论》创作于2010年,历时近5个月。第一轮演出时编剧喻荣军、鬼才导演何念强强联手。本轮《资本·论》的复排由田水执导,从最早的“徐峥”版中的女主角到此次青年演员刘炫锐版的复排导演,田水在“资本”的舞台上实现华丽转身。

  与别的作品相比,《资本·论》最大的不同在于题材与样式。编剧喻荣军曾坦言,“在某种意义来说,这是一出主题先行的作品,而这个主题早就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回忆起创作初期,田水说,“资本论剩余价值的观点刺激了创作灵感。生活节奏快,资本运作渗透到每一个人的生活中。资本不是概念化而是和所有人息息相关。追逐资本的游戏是双刃剑,利润与成功的另一面是对自己的伤害,我们要通过好看、具象的舞台形式来传达深刻的哲理和内涵。”具象化的表现颇费心思,同时又融合进来音乐剧元素,主创团队每天都在否定自己。整台舞美、服、化、道乃至音乐、舞蹈的编排,也都在一部 “推土机”的指挥下,“不行就立刻推倒重来”。这部“推土机”便是执导首轮演出的“80后”新锐导演何念。

  此次进京展演,在复排上虽无大方向的改动,但不同演员推动故事细节变化是最大的看点。“《资本·论》没有固定的男主角,第一轮徐铮以本名演出,第二轮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演员王勇,这次是刘炫锐。不同的人对资本原本就有不同解读,刘炫锐刚进剧院不久,他对资本的看法和理解,追逐梦想的感觉,必然有他的特质。”男主角的变迁,使得剧本创作并非一成不变、剧中人对资本的理解和追求,对金钱的态度都因人而异。田水相信,这样的改变也是顺应观众视角变化的,“想想看,做这部戏到第三轮演这部戏,三年的时间跨度客观存在,社会已经发生了那么多变化,观众对资本的认识必然随之变化,戏才能更合理更真实。”田水坚信,真实的戏才可能有共鸣,才会更吸引人。

  跨界将是一大趋势

  用这样一部同名巨著为灵感线索,以黑色幽默的表达方式来做话剧艺术。上海话剧艺术中心的尝试不能不让人称奇,但设计与构思又在情理之中。“其实话剧可以尝试多种方式推进。”田水说,“近年上海话剧中心不断在尝试用舞台艺术改编翻拍影视热播和经典剧目。”

  “银幕、电视和舞台并非独立区域,它们是可以结合的。我们也会专门请影视演员来演话剧。”田水说。影视与舞台艺术的跨界合作在伦敦西区和百老汇早有成功先例,从《舞出我天地》、《妈妈咪呀!》、《猫》等到新近的《悲惨世界》,都有相当可观的借力效应,“电影电视的传播力强于舞台剧,但是现场感弱。以《失恋33天》为例,亲身坐在剧场看舞台表演,尽管内容上差不多,但感染力却是看电影无法比拟的。”

  去年9月田水执导根据同名小说改编的话剧版《失恋33天》在上海第一轮演出过半,全国巡演的邀约就纷至沓来,年初话剧版《步步惊心》开演前票房总量就销售过半。更早之前,根据1957年的电影版改编的《男人来自地球》以及《12个人》等都曾在上海话剧市场掀起不小的风潮。

  “有位观众四次买票进场来看《12个人》。这已经不仅仅是观赏,而是一种体验,把自己当成陪审之一。银幕和荧屏有天然的无法超越的隔阂,难以融合其中。而话剧的舞台感染力是这二者都无法比拟的。作为创作的分支,小说、电影、电视改编成话剧无疑会是话剧艺术发展的方向之一。” 但田水也坦言,“并非所有戏都能跨界合作。观众对于此类作品的热衷度并不完全取决于之前品牌的知名度,观众更希望看到相同情景、风格、角色演绎出新内容。所以,这类作品上演后的口碑才是真正能吸引购票的关键。” 

  “对于跨界,我只想说不要因为固守原来的方式就不敢尝试,把一切都关在门外。专业的戏剧训练固然不可少,但对角色的把握更重要,重要的是从角色出发,合适的人演能匹配的角色。至于完全靠明星抢票房,吸引眼球的‘跨界’,是对艺术不负责任。”

  音乐剧火候尚浅

  跨界,田水自己也在尝试。曾作为主演参演亚洲联创音乐剧《妈妈咪呀!》的经历,让她对话剧中音乐元素的运用乃至纯音乐剧的制作都有着更为深刻的感触。她也对那些有意跨界的年轻人提出中肯的建议:“话剧虽然和音乐剧在表现形式上有相似的地方,但归根结底还是不同的。因此我认为演员在音乐方面要有一定的基础,这不仅仅是简单的唱歌,演员必须对音乐有所理解,掌握如何通过歌声来表达感情。此外还要有体力上的准备,要将音乐、舞蹈、戏剧以及体力都综合协调一起才行。”

  据田水介绍,上海话剧中心近年已经开始尝试一些小型音乐剧,“比如原创的音乐剧《马路天使》和与芬兰合作的音乐剧《诽闻绯闻》,以及改编自国外的音乐剧《I love u》等”。田水说,“虽然目前国内音乐剧刚刚起步,但我们认为音乐剧将是上海舞台必不可少的剧种。我们也有意识地招募了一些发展更为全面的年轻人,在培养他们的同时做人才储备,我们希望年轻的戏剧演员能够多接受音乐剧的训练,这对于成长为一个全面的舞台表演人才是有帮助的。” 

  话剧演员是否能演好音乐剧,这可能是观众普遍存有疑虑的地方,对此田水认为非常正常:“我们毕竟没有系统地学过声乐,观众有怀疑我们非常能理解,但音乐剧毕竟不是歌剧,它更多地属于戏剧的范畴,对于声乐方面的要求并不高,所以话剧演员会更容易介入。一般在话剧舞台上,中年演员基本是挑大梁的中流砥柱,主演《妈妈咪呀!》中文版,田水切身感觉到中年音乐剧演员的匮乏,作为为数不多的成功“跨界者”,田水认为这和之前的教育经历有关,“当年在校时,接受到的信息是,我们的专长是戏剧,只要演好戏,唱歌对于我们而言可能更像是个人爱好。但是现在年轻人接受到的信息越来越多,学校对于综合素质培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他们会跳会唱会演,再过十年当他们成为中流砥柱的时候,中国音乐剧必将全新胜景。”

  北京商报记者 姜琳琳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