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借资本突围
2015年12月23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快递:借资本突围

 

  电商快速发展,连带快递业继续保持年均50%左右的增速发展。与此前行业抱团发展不同,在接连出台的政策支持下,今年快递企业各想各招,均想借资本的力量取得突破,上市成为各大民营快递企业的共同计划。从整体行业来看,大数据提升效率,出海下乡、兼并重组已成为发展趋势。快递业明年将进入洗牌期,大量中小企业面临淘汰风险。

  现状篇

  低价竞争

  ●成本居高不下

  ●件均收入走低

  ●微利化、无利化、亏损化

  伴随着电商的快速发展,国内快递业务量也呈现出井喷式增长。但低门槛也使得快递业早已进入到白热化的竞争状态,甚至已经进入了“五毛”时代,即每票快件利润低于0.5元。由价格战引发的恶性竞争成为摆在快递行业面前的一大现状。

  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与前两年相比,国内快递业对大客户而言仍大量存在“5元全国包邮”现象。有快递网点负责人表示,不同快递企业为争抢客户甚至直接采取恶意压价行为,“企业为保住客户或拓展市场只能以微利甚至亏损的方式接受”。在恶性竞争下,是快递行业服务的高度同质化。

  根据国家邮政局统计数据显示,包括顺丰、“三通一达”在内,国内各类快递企业已超过8000家。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快递业件均收入是14.65元/件,2013年是15.69元/件,2012年是18.6元/件,而早在2005年,这个数字是27.7元/件。快递件均收入同比下降显示出企业盈利能力进一步下滑,“以价换量”模式基本没有改变。多数快递企业呈现“微利化、无利化、亏损化”的现状,特别是加盟式快递企业的部分加盟商经营较为困难。

  与恶性竞争对应的是快递业运营成本的激增。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力成本给快递企业带来巨大压力。据北京商报记者了解,目前快递员仍然处于劣势地位,“五险一金”等基本社会福利普遍无法得到保障。

  今年“双11”前夕,包括中通快递、申通快递、圆通速递、韵达快递、百世汇通、天天快递在内的六大加盟型民营快递日前同时宣布提高快递员派送费。各企业在提价核心问题上要求一致:现行派送费标准低于2元/票的派件网点统一上调至2元/票,高于2元/票的网点派送费标准暂时不变。根据市场规律可以肯定,派送费的上涨最终将由消费者买单,即快递终端价格上涨。不过,从“双11”最终的效果来看,快递依旧未涨价。

  政策支持

  ●鼓励资本进入

  ●行业日趋规范化

  ●面临巨额成本投入压力

  被视为经济黑马的快递业今年迎来最强政策支持。今年10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促进快递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

  培育壮大快递企业是国务院出台该《意见》的最直接目标,加速各类资本进入快递领域成为首选方式。《意见》表示,鼓励各类资本依法进入快递领域,支持快递企业兼并重组、上市融资,整合中小企业,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加快形成若干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今年10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会议指出,要确定促进快递业发展的措施,培育现代服务业新增长点。李克强总理自上任以来频频为快递业“代言”。在“互联网+”浪潮下,快递业成为盘活经济、促进消费、支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重要力量。

  同时,相关行业规范也在紧锣密鼓地出台。今年10月,中央综治办、公安部、交通运输部、国家邮政局等15部门决定,从即日起到明年3月底,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危爆物品、寄递物流清理整顿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专项行动。11月1日快递实名制登记将正式实施。

  不过,行业规范化需要快递企业投入巨额资金进行硬件升级改造。北京商报记者根据公开信息估算,仅硬件升级一项,快递业整体投入就超百亿元。除了快递实名制,新管理措施还要求快递企业对快件实行百分百X光机安检。

  根据市场行情,一台X光安检机最少需要25万元,大型高端产品达到100万元/台。

  上市提速

  ●借力资本突围

  ●整体行业上市提速

  ●前期顽疾待解

  国内快递第一股最终以“借壳上市”的形式现身。艾迪西10月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与申通快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通快递”)股东达成收购申通快递股权的初步合作意向,并签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框架协议。这意味着,申通快递将有望借壳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快递第一股。而在申通快递的刺激下,其他快递企业将加速上市步伐。

  今年以来,快递企业上市的消息开始集中爆发,包括圆通、宅急送、中通、百世汇通等快递企业先后曝出上市消息,今年7月,德邦物流也正式发布了《首次公开发行A股股票招股说明书》,向证监会提交IPO申请,拟在上交所上市。今年10月,圆通速递完成股权变更,新的董事会也随之调整。其中,圆通创始人及相关管理层占据董事会7个席位,阿里系占据圆通速递董事会2个席位。阿里系的入局将推动圆通的上市步伐。

  申通则选择以借壳的方式继续加快上市步伐。今年10月,停牌近两个月的艾迪西日前发布公告称,公司已经与申通快递股东达成收购申通快递股权的初步合作意向,并签署发行股份购买资产框架协议。这意味着,申通快递将有望借壳登陆深交所,成为国内快递第一股。而在申通快递的刺激下,其他快递企业将加速上市步伐。

  随后,“壳公司”艾迪西又发布公告表示,拟置出全部资产、负债置入申通快递100%股权,作价169亿元。同时,公司拟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48亿元。资产重组后,德殷控股将成为公司控股股东,申通快递董事长陈德军及妹妹陈小英将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不过,混乱的管理制度、不规范的财务报表等快递企业早期草莽式发展留下的“肌瘤”将成为上市路上的绊脚石。粗放式发展和低价竞争成为国内快递企业的共性,企业管理模式存在畸形。按照上市要求,企业在管理制度、公司架构、财务透明度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