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言二拍
供给侧改革五问
海淀“十三五”落实三大关键词
零首付不是去库存的“王炸”
2月制造业PMI再下探0.4%
北京重污染天高排放车“优先”限行
中央企事业单位车改力争年底前收官
电网内部成立“半独立”交易中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6年03月0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淀“十三五”落实三大关键词

 

  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 张畅)昨日,记者从北京市海淀区“扬帆十三五”有关情况介绍会上获悉,作为全国高科技产业及人才聚集地,海淀区将加快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举全区之力打造全国科技创新策源地、高端经济增长极、高端创新人才聚集区、科技金融创新中心和创新创业首选地,为全国科技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未来五年,我们的工作重点可以概括为3个关键词。”海淀区区委书记崔述强表示,“一是‘减人’,即通过疏解非首都核心功能,清退过剩产能,最终实现人口总量削减;二是‘添秤’,即加快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为全国科技发展做贡献;三是‘服务’,就是结合北京市提出的4个服务要求,为全区企业和居民提供更好的服务。”

  据介绍,“十二五”期间,海淀区依托软件与信息服务业等传统优势产业,聚焦培育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云计算、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等“6+1”重点战略性新兴产业细分领域,打造拥有技术主导权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其中,移动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产业聚集企业5000余家,总收入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近年来主导创制了近70项国际标准和600项国家标准,而文化和科技融合产业先后形成了3D打印软件等一批关键技术突破,总收入占全市的40%。

  而为了更好地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十三五”时期,海淀区将瞄准美国2015年新版国家创新战略、德国工业4.0战略等发达国家创新战略布局,落实《中国制造2025》,抢先布局先进制造、精准医疗等前沿领域,积极抢占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竞争制高点。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