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后,中国人最缺什么?Double H!健康(Health)和快乐(Happiness)!”按照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的构想,身负重任的阿里大文娱一再整合布局。日前,土豆宣布全面转型短视频,而刚取得阶段性成果的UC订阅号则联合优酷自频道升级为大鱼号,大力变革能否快速完成文娱体系的联通互动?
补齐缺口
宣布土豆全面转型为短视频平台,由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移动事业群总裁何小鹏兼任总裁。土豆将启用全新的品牌形象和定位,“每个人都是自己生活的导演”——曾经影响无数PGC、UGC的土豆网口号被“只要时刻有趣着”取代。
转型后,土豆将成为阿里短视频的最有力阵地。土豆还公布了海外拓展计划,面向于亚洲市场的短视频App“tudoo”将于5月推出。阿里巴巴合伙人、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董事长兼CEO俞永福表示,将充分利用阿里文娱的能力、耐力和生态实力护航新土豆,赋能短视频内容创作者。
为了让短视频创作者快捷高效地共享阿里生态资源,阿里文娱在原有10亿元内容扶优基金之上,再追加10亿元纯现金投入,为创作者提供合共20亿元纯现金扶持,进一步激励优秀原创作者及短视频创作产出。
如何更快、更好地将作为短视频内容平台的新土豆全面盘活?阿里文娱煞费苦心,可谓倾全军之力。
何小鹏宣布原UC订阅号、优酷自频道账号统一升级为大鱼号,让内容创作者获得多平台的流量支持。第一阶段接入的平台为优酷、土豆、UC、UC头条、淘宝、神马搜索、豌豆荚。第二阶段接入的平台为天猫、支付宝等,并将分阶段逐步完成从账号到内容的完全打通。
优酷方面,阿里文娱大优酷事业群总裁杨伟东表示,优酷将为短视频创作者提供“内容+人”两条进阶通道。“土豆聚焦短视频、优酷聚焦长视频,让两个平台都能专注在各自领域发挥优势。在极致运营下,优酷剧综影漫等头部长视频获得的注意力能更精准更高效地分发给短视频,而短视频也将进一步放大头部内容的声量。”
淘宝方面,阿里巴巴集团CMO董本洪介绍,淘宝推出Channel T,为土豆平台的内容创作者打造了覆盖淘宝二楼、淘宝台、短视频全淘融入的三层合作模式。其中,淘宝二楼面向S级合作伙伴;淘宝台为优秀创作者提供对接淘宝的机制和绿色通道,助其成为“淘伙伴”,享受自有品牌售卖、发起直播、淘宝头条视频等特权;短视频全淘融入除了推荐特权外还能享受飞猪等更多阿里系平台机会。
来疯直播方面,来疯直播总裁张宏涛表示,直播是短视频生态中的一部分,来疯已经从直播平台变成聚集特长青年的短视频社区。来疯将输送大量的短视频内容给土豆,充分放大综娱小内容的价值。
大力革新
土豆的转型似乎是必然。自从优酷土豆合并以后,优酷更被重视,而土豆经历了人员流失、资源外流,明显处于下风,虽然打出年轻化品牌也并未缓和逐渐被边缘化的现状。
艾媒咨询董事长张毅认为,合一集团并入阿里体系后产生了更大的变化。他分析道,合一业务的成本太高,购买版权和带宽都是烧钱的,商业模式方面又只有会员与广告的收入,且竞争相当激烈。同时,用户向手机移动端转移之时,优酷、土豆之前在PC端的用户积累不再发挥效应。因此,阿里文娱没必要安置两个视频平台并在两个品牌都做过多消耗。因此,选择自带原创内容属性的土豆做短视频转型这个结局是必然的。
不过,眼下短视频看似热闹却并不是肥肉而是一块难啃的骨头。根据艾媒中国App活跃用户排行榜的调查显示,短视频应用还没能称得上头部应用的品牌。按照张毅的说法,打造短视频平台不容易,资本大量投入必不可少的同时竞争也格外激烈,最重要的是短视频并没有靠谱的盈利模式,不会成为商业化主力。
“不过,现在短视频仍是机遇”,张毅强调,短视频很可能成为社交的下一个重要工具。同时,阿里向来缺少留住用户的社交基因,短视频能够做好,换一个角度也能够获得一定效益。这就是为什么腾讯在投很多钱自己做不成功后,另一面把钱放在有一定影响力的短视频平台快手上的原因。
巨头在市场上的能力就是迅速通过资本、资源互相协调“从无到有”。然而,这个过程并不容易。土豆扑在短视频上,正如UC带着分发基因做内容一样,变革就要倾力而为、大刀阔斧。
自2016年以来,“UC浏览器”更名为“UC”,全面转换为“大数据新型媒体平台”,UC头条被倾注最多的精力。不久前,阿里巴巴文化娱乐集团UC总经理陈超在“盎然”UC金松果奖颁奖盛典上公布了UC转型以来的成绩单,他介绍,UC自去年8月升级内容平台以来,多项数据均处于较快增长期,包括自媒体、媒体号、政务号、企业号、明星号等订阅号总入驻量已突破30万,阅读量过亿账号有24个;信息流内容日曝光量逾90亿,订阅号文章日阅读总时长825万小时,累计订阅用户半年内增长12倍。“W+”量子计划实施3个月累计万元量子奖金激励金额达2965万元。
搭乘内容创业快车,如今,UC顺利进化成为先遣兵。刚刚建立好内容分发角色又将在连接短视频生态甚至是串联整个阿里文娱体系上发挥更大的作用。相比于土豆的转型,张毅认为UC更加任重道远,“UC之所以转型成功还是依靠浏览器这一主要导流利器,只不过虽然是刚需却也并非必不可少,刚刚转型取得阶段性成果的UC能否完成引流的任务还需要观察”。
磨合继续
大举投入内容串联,甚至不惜打翻从新开始,阿里大文娱有股势在必得的冲动。在阿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宣布完成对大麦网的全资收购之后,去年6月宣布成立的阿里大文娱,在体量上已经超过绝大多数互联网泛娱乐集团。
如今,阿里大文娱包括了优酷土豆、UC、阿里影业、阿里音乐、阿里体育、阿里游戏、阿里文学、阿里数字娱乐事业部等诸多阵容板块,几乎都是一家接着一家收购整合的。阿里大文娱的难题也十分明显,就是如何串联协作又如何把每个部分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俞永福说:“内容和科技原本是两个平行空间,没有太多的接触和碰撞,但现在Digital(数字技术)和Data(数据技术)的发展使得两者正加速融合。在这种大背景下,阿里文娱的定位就是打造文化娱乐产业的新基础设施,赋能产业各方拥有更好的创造和呈现能力,更高效地服务于用户。”他认为,要达到这一目标,关键在于打造“三力”——能力、耐力和生态实力。
能力和耐力的实现比较容易,生态力才是现阶段的重点。从阿里文学的内容孵化,阿里影业、阿里游戏、优酷土豆与UC等包揽内容制作,再加上UC、优酷土豆、数字娱乐事业部(豌豆荚等)的合力宣发以及电商与广告在商业化方面的配合,阿里大文娱已经形成了把内容直接推向用户的完整体系。
然而,这个生态想要完成快速运转绝非易事。“多是收购而来的产品,内部协调处理各种矛盾关系已经很难了,这需要花费巨大的精力和很长的时间进行磨合”,张毅直言,在阿里文娱产品体系中并没有领头羊,整个文娱体系很容易分散,资源消耗大,且内部竞争也将比较激烈,尤其是高管方面。在他看来,大公司都是一样的发展规律,阿里从电商起家,跳过电商做好另外的产业领域必然不简单。
北京商报记者 姜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