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监管限制少,银行表外业务越做越大,影子银行因此产生。目前,监管层已注意到这一风险,除了将表外理财纳入广义信贷口径之外,也在摸底调查核查城商行表外业务的开展情况。在分析人士看来,城商行对表外理财业务的依赖性更强,随着监管趋紧,其通过表外理财撑资产规模的做法难以持续。
监管盯上城商行表外理财风险
日前,有消息称,银监会正在调研摸底城商行表外业务的开展情况,重点关注非保本理财业务中固收类、非标类和权益类等业务的主要投向,以及非标投资和结构化产品劣后级投资的潜在风险。事实上,监管层早已盯上银行表外理财业务。从2017年一季度开始,表外理财被纳入广义信贷口径,成为MPA考核中的一项重要指标,而这一举措对城商行这类中小银行影响明显。据悉,在3月底,不少中小银行在银行间市场紧急寻找代持机构,想把手里的一些信用债先转出去。
恒丰银行研究院研究员王丽娟对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广义信贷增速越大,对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就越高,而中小银行目前便面临广义信贷增速过快、资本充足率相对较低的窘境。因此,中小银行在MPA考核中所面临的调整压力更为突出。
王丽娟给出了数据佐证。以2015年理财数据为例,五大行理财余额同比增速为34%,股份制为74.78%,城商行为80.59%,农村金融机构高达97.83%。
华夏银行总行资产管理部副研究员李虹含从具体业务层面做出了分析。他表示,对于城商行和农商行来说,资产规模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考核因素,也是未来发展的一个重要制约因素。而大部分城商行在做资产规模的时候,都是通过买卖同业资产、买入返售或者买同业协存这些形式。但是表外理财纳入到广义信贷的考核当中,会对其风险资产、拨备覆盖率、资本充足率等这些问题产生一定影响,会限制资产规模的扩张。
脱缰的表外理财引发资金空转
由于监管限制少,银行表外业务越做越大,影子银行因此产生。也就是由银行提供资金、资产对接,却不放在贷款科目内的业务。央行负责人称,当前未纳入MPA的表外理财业务增长较快,部分银行的业务还潜藏着一些风险。
根据是否承诺保本,银行理财业务分类为保证收益、保本浮动收益和非保本浮动收益三类,前两类均需纳入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内进行统计,对于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由于资产和负债端均体现在表外,运作更加灵活,且信息披露要求相对较少。因此,有部分银行为了应对监管,把表内资产移到表外。王丽娟表示,随着银行业监管的日趋严格,为优化监管指标、满足监管要求,部分银行开始将部分表内资产转移至理财,实现“资产出表”。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6年上半年,非保本类产品,即表外理财部分,基本贡献了全部的新增规模,占比达到76.8%,并呈上升趋势。中债登统计显示,截至去年上半年末,国有大行理财规模增速为7.27%,股份行为8.25%,城商行16.88%,农商行增长最快,达44%。对于城商行和农商行而言,控规模的诉求明显要高于国有大行和股份行。
有数据显示,2016年江苏银行业资产托管和发行非保本理财规模(表外)同比增长都在50%左右。重庆银行业表外业务规模也有超50%的增长,高于贷款增幅超40个百分点。李虹含表示,城商行所能获得的项目来源不如大型商业银行广泛。在项目甄别的过程当中,存在饥不择食的问题,从而导致理财产品难以收回的问题。此外,城商行在发展理财业务的过程当中,大量的投资同业会导致资金留在金融体系空转。资金无法流向实体经济,与监管层倡导的“脱虚向实”存在矛盾。
王丽娟还补充,理财业务可以通过场内债券回购、分级基金等方式提升杠杆水平,部分甚至通过代持、抽屉协议等模式进一步放大杠杆,加大了整个金融系统的潜在风险。此外,由于理财业务的“资金池”操作,表外理财难以真正做到客户自担风险。当出现风险时,银行仍会动用表内资产解决,刚性兑付,未实现真正的风险隔离。
城商行表外理财快速扩张难再
截至2016年末,城商行与农村金融机构的规模增幅均超过30%。分析人士表示,过快的涨幅致使区域性银行要想满足MPA的监管要求,需大幅降低理财规模,部分过度发展的区域性银行甚至面临规模腰斩的可能性。
王丽娟指出,若要满足MPA考核中关于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型商业银行必须严格控制广义信贷增速。在1月、2月信贷资产部分回暖的情况下,降低表外理财规模增速将是控制广义信贷增速的重点,理财增速放缓将是大概率事件。
在谈及城商行具体的应对之道时,李虹含表示,城商行会采用定额腾挪的方式。首先要降低自己扩张资产的欲望,减少购买同业资产,把风险挪到表内来,从而通过MPA考核。另外,资金成本也是城商行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没有通过考核,向央行拆借MLF等的利率也会提高,会增加资金成本。
此前,个别银行还曾因为MPA考核不达标而受到央行处罚,被取消2017年度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资格,或被暂停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对象资格。
王丽娟也表示,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根据表外理财规模、增速及投向情况,制定应对策略,合理调配信贷资源。同时还需要关注理财规模增速放缓后对现存理财的影响,谨防因期限错配、收益倒挂等问题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
北京商报记者 崔启斌 刘双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