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机器阅读精准度超人类
一个举动让“死档”变成金饽饽
比泽尔开发出大冷量低温压缩机
博雅工道破解水下机器人续航难题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安诺优达单细胞测序技术研发进程加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9年04月1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人民日报头版报道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集成电路产业在开发区已经实现全产业链布局,图为北方华创集成电路装备生产车间
 

  4月10日,人民日报以《北京亦庄:“高精尖”产业筑起新高地》为题,在头版发布文章对开发区高质量发展进行解读。本报转载以飨读者。

  天蓝、水清、路净、景美。在北京市的南部,有这样一个地方:从面积看,实际管辖面积60平方公里,在北京市占比不到千分之四;从经济数据看,2018年工业总产值3841.2亿元,同比增长12%,对北京全市工业总产值增长贡献率达50.8%。

  数据亮眼,环境宜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高精尖”产业为何能筑起发展新高地?透过现象看本质。记者与这里的管理者、服务者、经营者进行了深入交流。

  ■ 全局谋划,做精做强产业链

  北京东南五环外,荣华中路15号博大大厦,是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工委、管委会所在地。

  工委书记王少峰拿出两张地图:一张京津冀地图、一张北京市地图,地图上的亦庄很小,各种红蓝色的线画了不少。

  “亦庄的发展,与首都的战略布局始终紧紧相连。”王少峰说,“地方小但使命大,推动高质量发展,我们跳出亦庄看亦庄。”

  担负“三城一区”(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未来科学城、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使命,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成果转化承载区、北京高精尖产业的主阵地,亦庄担子不轻。具体应向何处着力?

  “首先要找准方向,然后把产业链做精做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梁胜介绍,亦庄主要瞄准集成电路、新型显示、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技术前沿领域进行布局,“通盘考虑,抓住关键环节,并不是产业链条上所有的环节都要落地亦庄,比方说京津冀地区有的,我们就可以统筹拉长链条。”

  一套图册,静静地放在梁胜办公桌上,里面的图表花花绿绿,文字密密麻麻。

  集成电路产业链图、人工智能产业链图、生物制药产业链图、石墨烯材料产业链图……整整32个产业链,大到世界范围的情况梳理分析,小到每一个环节的生产制造流程和代表企业,一应俱全。

  既有宏观战略,也有微观战术,亦庄推动高质量发展路线图清晰,施工图具体——调结构是个细致活。

  在北京集创北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一面巨大的LED屏上正在播放宣传片。“LED屏幕,之所以能够显示那么丰富的色彩,全靠背后的芯片调节驱动。”公司副总裁耿俊成介绍,集创北方的LED驱动芯片ICND2055,刚刚获得了2019年中国IC设计成就奖。

  搬进亦庄不到两年,虽然在这里还是“新兵”,但集创北方在集成电路领域已深耕多年。“在集成电路产业链图上,我们一直缺这一环,他们落户后带动了全产业链的发展。”开发区管委会的同志说。“其实,完整的产业链也是吸引我们的重要方面,这让公司的发展更有底气。”耿俊成说。

  目光四射,目标明确,亦庄的发展不断向前。数据显示:2019年1-2月,亦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602.6亿元,总量排名居全市前列。

  ■ 绿色理念,吸引发展高精尖

  走进北京亦庄,宜人的环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亦庄是用最小的资源投入,兼顾包括环境、能耗等在内的综合效益,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始终保持天蓝、地绿、水净、城美。”梁胜说。

  设定高门槛,才能发展高精尖。

  新型显示,名副其实的“高精尖”产业。在这一领域,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连续多年保持全球业内专利申请量第一。仅2018年,京东方发明专利超90%,出货量也位列全球前列。这样的企业要不要更进一步节能减排?北京亦庄给出的答案是肯定的,京东方的态度也是坚决的。

  “五年前工厂产量为每月9万片,全年用电量为8.7亿度,而去年我们月产量已达15万片,用电量反而降到7.9亿度。”京东方集团下属的北京京东方显示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顾香春介绍说。

  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已成为开发区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如今,开发区万元GDP耗能仅0.1328吨标准煤,为全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最低;万元GDP水耗为4立方米,是北京全市的1/4。

  1月14日,《亦庄新城规划(2017年-2035年)》正式公布。“未来我们将结合先进经验,用‘绿城八法’做好开发区绿色规划。将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王少峰说。

  ■ 贴心服务,打造高质量营商环境

  高质量发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服务,更离不开高质量的营商环境。

  4月2日一早,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的餐厅里,正在举办一场早餐“办公会”:开发区工委和管委会领导与区内生物医药企业的6位企业负责人,拿着碗筷围坐一桌……“我们边吃边聊,有什么问题、困难,大家敞开了说,就当这是自己家。”王少峰的开场白没啥套话;企业家们也很直接……“能不能帮忙解决一下企业生产用地?”一位企业老总说。能解决的马上拍板,不能当场解决的,立马布置相关部门,第一时间介入,限期办理。

  在北京亦庄,像这样由书记、主任张罗的“企业家早餐会”,每周星期二、星期四定期召开。

  既把企业家请进门,服务还要主动登门。

  见到亦庄海关关长青海涛时,他正在办公室整理资料,准备尽快到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走一趟。青海涛介绍说,针对企业办事及咨询,亦庄海关的要求是:一次告知、一次完成,不让企业跑“回头路”。

  在北京亦庄,不仅有贴心的服务,还有惊人的效率:亦庄保税物流中心开通“7×24小时”预约通关验放模式,对需求企业实行“预约办理”和“加急通关”;企业全程网上办理营业执照,“一天拿执照,两天全办好”……正是这样优质的营商环境,为亦庄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基础。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