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破自主创新桎梏 北京发布“科创30条”
2019年10月2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再破自主创新桎梏 北京发布“科创30条”

 

  简化科研项目申报流程、扩大选人用人自主权……10月18日下午,在2019中关村论坛重大成果发布会上,北京市政府印发实施的《关于新时代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推进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若干政策措施》正式对外公布。

  这是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以来推出的又一重磅新政。本次新政分为加强科技创新统筹、深化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深化科研管理改革、优化创新创业生态,共涵盖30条改革措施,简称“科创30条”。

  创新 “三城一区”管理体制

  “科创30条”提到,北京还将创新“三城一区”管理体制机制,计划根据“三城一区”功能定位和发展特点,按照权责利统一的原则,分区域、分步骤依法推进审批权限的赋权和下放,并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经开区”)试点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推广至“三城一区”;同时建立健全“三城一区”统计监测制度,鼓励“三城一区”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和人员管理方式。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产业经济学系教授曹和平分析称:“北京在科创方面其实是走在国家前面的。如今北京有两个科学城,智能机器制造试验区规模也相当大。现在加强‘三城一区’的制度建设,把原先集中的科创权力下放,比如审批、奖励、上市等,是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的举措。”

  “三城一区”作为北京建设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主平台,为高精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载体支撑。在推进高精尖产业方面,新政提出深入抓好“10+3”高精尖产业政策落实,建立绿色审批通道,并推行产业用地弹性年期出让。合理控制高精尖产业用地成本。

  值得一提的是,新政在推进科研管理方面提出具体的“四个简化”。简化项目申报流程,实行项目材料网上报送和“一次报送”;简化评估检查流程,针对关键节点实行“里程碑”式管理;简化仪器设备采购流程,变更政府采购方式,可一次性集中提出申请;简化进口样品通关程序,允许进口样品以临床试验(项目)或年度为单位发放批件。

  “科研是隔行如隔山,所以要用流程来管理,但是效率就低了。科创中心平台通过网络的应用等来简化流程,流程更加阳光透明。再比如通过抽查进行监管,使得违规作弊率下降。”曹和平认为。

  在流程松绑的同时,明确两个“提高”:试点提高财政科研项目间接费用核定比例至30%,部分基础研究领域可达60%,切实加大经费激励力度。

  扩大 选人用人自主权

  “人才政策是‘科创30条’的重中之重。”北京市科委副主任杨仁全介绍。在人才评价方面,本次新政提出要落实“四大”自主权。

  通过编制统筹调剂使用、灵活多样的分配形式以及职称评审权限下放等措施,扩大选人用人自主权;通过财政科研项目经费调剂权下放、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扩大经费使用自主权;深化科研事业单位体制改革,主管部门对章程赋予管理权限的事务不得干预,扩大管理运行自主权;推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立法,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简化有关资产管理程序,加大成果转化授权力度。

  曹和平告诉记者,北京的特点就是高端科研人才规模相当大。正因如此,让高质量人员有更大的专利百分比,把知识产权的成果发放给人比发放给机构院系更好,可以进一步提高人才的积极性。

  此外,“科创30条”还提出要提高科研人员因公出国和来访的便利性,并优化外籍人才引进及服务保障。这也是新政进一步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全球开放共享的举措。在京津冀间加强协同创新、推动科技计划合作、高新技术企业资质互认、公共服务平台共享、创新券互通互认、生物医学研究伦理审查结果互认等政策互通。

  提升开放水平,完善京港澳科技合作机制,建立青年科学家沟通交流平台,支持京港澳创新主体联合开展研发和成果转化;依托北京市科技创新基金,加强与港澳地区机构合作,充分发挥港澳金融优势,链接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办好中关村论坛,推动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向全球开放共享,积极争取国际科技组织、联盟或其分支机构落户北京。

  赋能 全国科创中心建设提速

  自从明确了北京“四个中心”的城市战略定位以来,北京推出多项举措推进全国科创中心的建设。按照《北京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重点任务实施方案(2017-2020年)》部署,聚焦“三城一区”建设、对接重大科技计划、推进全面创新改革与中关村先行先试、集聚培养顶尖人才、构建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六大任务,加强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结出的累累硕果,也让北京跨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此前,杨仁全在北京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科技创新”专场上介绍,北京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比达46.8%,较2012年提升9.9个百分点;北京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4万元/人,排名全国第一。

  其中,“三城一区”主平台的建设情况引人注目,经开区近三年承接“三城”科技成果转化落地340余项。在高精尖产业方面,2018年十大高精尖产业实现营业收入3.25万亿元,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1/3。

  创新生态也更有竞争力。2018年,创业投资额占全国比重约三成,新创企业中科技型企业占比达39.2%,较2012年提高了10.3个百分点,有效发明专利量是2012年的3.5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7月,《北京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条例(草案)》提请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审议。条例将允许赋予科技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明确科技成果完成人自主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权利等,首次通过立法形式,将近年来北京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积极探索加以固化。

  “升级版开发区” 创新生态再迎利好

  “科创30条”的出台,也为经开区深耕自主创新、打造“升级版”提供了全新的机遇。

  作为“三城一区”中的“一区”,经开区正在从多个维度聚焦创新。在自主创新方面,经开区2018年持续推进了20个技术创新中心建设。全年完成新产品研制106项、新技术研发100项,其中国际领先、填补国内空白的新产品65项、新技术67项。参与国家级、行业级等标准制定15项。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21家,累计802家。全年专利申请同比增长39.3%,专利授权同比增长28.9%,有效发明专利13578件。

  值得关注的是,围绕开办企业、产权登记、纳税服务、跨境贸易等方面,经开区的工作机制目前正在进一步完善。大幅简化企业设立程序,率先开展“证照分离”试点工作,全面实行“多证合一”制度,设立企业开办大厅,推行工商登记全程电子化,实现公章、营业执照、发票“三个环节、五天之内、只进一门、公章免费”等。

  在人才方面,仅2018年,经开区就在重点领域确定351人的“高精尖特”引才名单;认定第三批“新创工程·亦麒麟”产业领军人才137人,累计667人;新增6家博士后工作站,累计40家企业分站。

  值得关注的是,在“科创30条”特别提及,将经开区试点的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推广至“三城一区”。

  何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在今年初出台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试点实施方案(试行)》中明确,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是以政策性条件引导、企业信用承诺、监管有效约束为核心的新型企业投资项目管理模式。具体来说,是指政府部门制定项目准入负面清单和企业承诺事项清单,明确相关事项应当遵照执行的条件标准、技术规范及相应的监管验收要求,对符合条件的投资项目,企业按照政府制定的标准作出书面承诺后,即可自主开展项目设计、施工等工作,政府部门最大限度精简审批环节,并改为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管服务。

  企业将获得哪些实惠?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将大幅压缩审批事项,简化工作环节,进而提高企业办事效率、降低企业建设成本。

  改革后,仅保留立项、规划、施工等必要手续,建设项目能评、环评、水评、交评、震评、文物考古调查勘探、树木伐移等20项列入承诺事项清单的审批事项,一律取消政府审批,改为企业承诺,最大限度减少审批事项。

  同时,企业可自主委托中介机构编制规划、国土、环保、交通、水务、园林、节能、人防、安全生产等技术方案,相关部门原则上不再对技术方案进行实质性内容审查。同时,将施工图审查环节由开工前整体安全性审查调整为事后检查,企业按照建筑、消防、人防等强制性标准规范编制施工图设计文件,无需送审查机构审查,政府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检查机构开展事后检查。

  杨仁全表示,“三城一区”是北京建设全国科创中心的主平台,目前,怀柔科学城管委会、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和未来科学城管委会都相继成立,一些市级审批权力要进一步地向它们赋能,以便更好地实现类似于“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让“三城一区”更好地在一线创新主体提出需求后,能够迅速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政策行动力。

  “科创30条”将进一步提质、提效经开区为创新企业服务的速度。有分析人士指出,“特别是像经开区这样的区域,高精尖的创新企业多,类似‘街乡吹哨,部门报到’的机制能够为企业在创新中保驾护航。在各种企业中,创新企业提出的需求对时间有较高的要求,市场风云变幻,政府的响应速度越快,越能为创新企业迎得市场机遇,让创新主体在创新生态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融媒体中心记者 陶凤 王晨婷 方针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