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孟凡霞 吴限)在评级业务、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暂停一年多之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终于迎来全面恢复。11月4日,大公国际在官网发布公告称,日前,大公国际接到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以下简称“交易商协会”)和北京证监局通知,经央行和证监会同意,公司从11月起全面恢复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
大公国际表示,该公司自去年被暂停有关业务以来,在监管部门指导下进行认真整改,特别是今年4月被中国国新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国新”)战略重组后,在形成国有资本控股、社会资本及员工持股的多元股权结构基础上,优化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和内控体系,建立健全专业组织架构与运行机制,实现了决策、执行、监督有效制衡,目前各项工作依法合规运行,得到监管部门的一致肯定。
大公国际的被罚源自于“一手评级、一手咨询”乱象。2018年8月,交易商协会和证监会先后发布公告称,大公国际因业务违规被分别暂停开展银行间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和证券市场信用评级业务一年。其中,交易商协会开出的被罚事由包括2017年11月-2018年3月,大公国际在为相关发行人提供信用评级服务的同时,直接向受评企业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在交易商协会业务调查和自律调查工作开展过程中,向协会提供的相关材料存在虚假表述和不实信息。
同时,证监会当时对大公国际进行处罚的理由包括:与关联公司公章混用,内部控制机制运行不良,内部管理混乱;在为多家发行人开展评级服务的同时为发行人提供咨询服务,收取高额费用,有违独立原则;部分高管人员及评审委员会委员资质不符合要求;个别评级项目底稿资料缺失,模型计算存在数据遗漏等。
官网资料显示,大公国际成立于1994年,是获得央行和原国家经贸委共同批准成立的全国信用评级机构,拥有政府监管部门认定的全部评级资质。该公司先后对32个省级行政区、70多个行业近4000家企业进行信用评级,债券融资总额度逾万亿元。
相关业务暂停一年让大公国际损失惨重。从年度评级业务合规运行情况报告来看,大公国际2018年承接初次委托评级债项共620只,较2017年的1229只缩水49.6%;对797只债项出具初始评级报告,比2017年减少286只,降幅26.4%;涉及发行人431家,较2017年减少35.77%;未开展主动评级工作。另外,大公国际也出现大量人员流失的情况,截至2018年末人员共有170人,而2017年末达到337人,一年时间人数减少了约一半。
在业务几乎停滞的情况下,大公国际借助战略投资者谋求新生。今年4月,中国国新收购大公国际58%的股份,成为其控股股东。5月,大公国际发生重大人事变动,吕柏乐出任大公国际董事长、总经理,原董事长关建中从高管团队中被“移除”。
值得一提的是,在被监管暂停业务之前,大公国际一度占据评级市场主要份额,如在交易商协会2017年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机构评价中排名第二位。而此次在国资加持、评级业务恢复之后,能否重回原有地位尚未可知。
苏宁金融研究院特约研究员何南野表示,大公国际全面恢复评级业务,说明企业整改效果较好,内控机制改造完善,符合继续展业的要求。不过,从目前看,大公国际因业务违规错失了较多的客户,员工团队进行大幅调整,预计对业务发展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冲击,短期内很难抢回丢失的业务。但由于引入国资股东作为战略股东,公司信用大幅提升,有助于业务的快速提升,中长期内,大公国际仍具有极强的竞争优势。
资深金融分析师肖磊也认为,目前来看,通过监管机构的严厉惩罚之后,大公国际整体内部改革都比较彻底,但很多业务恐怕一时半会难以恢复,同时,想要凭借更中立客观的信用评级水平来赢得市场,也需要很长的过程。
对于未来的发展规划,大公国际指出,将继续深耕评级方法理论与应用研究,促进评级技术与金融科技深度融合,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预警,努力创建监管认可、投资人支持、股东放心的一流评级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