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债市持续震荡影响,2019年下半年以来,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已连续3个月下滑。从最新数据来看,10月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仅约为0.01%,逼近0收益。若从最近10个交易日来看,平均收益更是亏损0.03%。就在市场悲观之际,11月5日,央行宣布MLF利率下调,随之当日国债期货也迅速拉涨,站在当下时点,年内债券牛市行情能否继续延续?债基又该如何投资?也备受市场关注。
MLF利率下调
债市短期提振
11月5日,央行发布公告称,当日开展MLF操作4000亿元,与当日到期量基本持平,期限为一年,中标利率为3.25%,较上期下降5个基点。当日不开展逆回购操作。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此次对到期MLF等量投放操作,表明央行继续坚持稳健货币政策,确保市场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下调一年期MLF利率5个基点,是去年4月以来首次下调该政策利率,表明央行发挥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作用,对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定和扩大内需具有积极作用。
而受MLF利率下调影响,债券市场也相应上涨。公开数据显示,自央行消息发出后,国债期货快速拉涨,午后持续保持强势,临近尾盘涨幅进一步扩大。截至当日收盘,十年期主力合约涨0.38%,五年期主力合约涨0.18%,两年期主力合约涨0.12%,一改此前震荡下跌的趋势。
债市的回升也助推当日债券型基金的业绩上扬。据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11月5日,数据可统计的2351只债券型基金(份额分开计算,下同)中,仅有82只产品的收益为负,占到总数的3.49%。平均净值增长率更是高达0.1%,为10月以来单日最高收益率。
收益表现疲软
债基下半年“跌跌不休”
央行此次的调整行为,也给近期震荡的债市带来“一缕阳光”,让不少投资者开始关心,今年上半年债牛是否或有望持续。
事实上,不同于上半年债市的一片向好,今年下半年以来债券市场利率不断上行,牛市情绪也逐渐转为悲观,受此影响,债券基金整体收益率也开始走低。数据显示,7-9月的债基平均收益率分别为0.59%、0.54%和0.23%,10月债券型基金的平均净值增长率仅约为0.01%。
东方财富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0月31日,10月以来,数据可统计的2759只债券型基金中,多达1281只产品单月亏损,占到总数的46.43%。若从10月22日-11月4日的最近10个交易日来看,债券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更亏损了0.03%。可以看出,在下半年债市震荡承压的背景下,债券型基金整体的收益率也“跌跌不休”。
长量基金资深研究员王骅表示,10月债市的调整主要围绕着猪肉价格快速上行引发的结构性通胀、10月LPR报价维持不变以及10月未进行TMLF操作,除了猪肉价格由市场供给因素影响外,其余两个变量均由货币政策态度决定。当前我国经济呈现出经济下行叠加结构性通胀的特征,央行的最终目标中,稳增长和控通胀出现冲突,增加了货币政策决策难度,10月央行的一系列操作让市场认为在转型期,货币政策大概率会保持定力。
不过,受益于下半年股市整体表现较好,兼具股性和债性的可转债基金以及部分增强债基收益较佳。其中,浙商丰利增强债券以10月3.84%的净值增长率,排在债券型基金同期业绩首位。同时,长盛可转债A/C的收益率也分别达到2.62%和2.61%,排在第二位和第三位。另外,申万菱信可转债、中银转债增强债券A/B等部分产品的单月收益率也超过2%。
震荡市难改
关注信用债基配置机会
那么,此次MLF利率的下调是否意味着债券市场重新迎来机会,债券型基金收益率逐步抬升呢?在业内人士看来,并没有那么简单。
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资部人士认为,此次MLF利率下调更多的是体现出在稳增长的大环境下央行引导实体经济利率稳步下行的政策取向。对债券市场投资者而言,此次降低MLF操作利率缓解了之前对央行货币政策因通胀而收紧的担忧情绪,对债市整体偏正面,但MLF的等量续作、TMLF本年内首次没有续作也表明当前在银行间市场上央行没有投放增量资金,这表明通胀对货币政策的宽松节奏制约并没有真正消除,对债券市场的利好有限。
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指出,MLF利率下调,打消了市场对通胀带来政策收紧的顾虑,表明稳增长在当前处于更重要的位置。通胀是近期债市最大的扰动因素,由于9月以后猪价持续上涨,创历史新高,引发较强的通胀预期,市场已经形成一定担忧情绪。MLF利率下调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恐慌心理,让市场保持理性。
不过,对于债券市场的后市表现,摩根士丹利华鑫基金认为,近期债市调整较多,本次MLF利率下调显示货币环境仍处于对市场的呵护期,政策不会轻易转向。“我们需要理性看待通胀压力与经济压力并存的现状,预计年内债市继续延续振荡走势,趋势性不强。”
在具体的产品配置方面,王骅建议,由于MLF利率下行,在产品选择中可以选择配置一定利率仓位的、擅长波段交易的基金产品。但是本次利好到底能够兑现多少还不能够确认,建议还是以信用债基为主。可转债基金方面,年内转债有两次不同程度的上涨,但目前转债的溢价率整体处在历史中位,市场缺乏明显的机会,可能以震荡行情为主,把握结构性的机会;年内转债供给将继续加速,转债市场将再次面临扩容,因此主要关注转债的α配置机会。
北京商报记者 苏长春 刘宇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