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钢琴师》上映 老片修复到底多吸金
技术驱动未来教育 年度十大影响力教育品牌发布
供需更精准对接 北京老年消费驶入新航道
下一篇4 2019年11月15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海上钢琴师》上映 老片修复到底多吸金

 

  11月15日,电影《海上钢琴师》4K修复版正式在内地上映,就在影迷重温经典的同时,老片修复这一看似小众的领域再次走入大众视野。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经过清洗、采集、数字修复等多个环节,一部老电影需要至少20人经过4个月的时间才可修复完成,而修复后的老电影会为幕后人员带来最高可达百万元的收入。

  单片收入最高上百万

  从《龙门客栈》、《英雄本色》、《新不了情》,到《红高粱》、《海上花》、《三毛流浪记》,以及如今的《海上钢琴师》,电影消费市场在近些年来悄然刮起一阵“怀旧风”。

  不过老片们的票房表现并不相同。其中,2017年登上大银幕的《英雄本色》4K修复版,实现累计票房3262.4万元。此外在2018年12月,《龙猫》修复版也在国内上映,引起一波回忆杀,并报收1.74亿元票房,与同日14部其他新片相比,累计票房位居首位。

  而这背后的收益又有多少呢?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现阶段国家修复工程的片子报价在10万-20万元。根据电影破损程度的不同,有的老电影在修复的时候需要加上人工智能进行辅助修复,因此报价会更高,最高单片可达百万元。

  中影基地数字修复中心主任肖搏表示,“以此前的纪录片《厉害了我的国》为例,影片中几乎全是电视素材,需要从电视分辨率做到影院分辨率甚至是巨幕的分辨率,难度比较大,最后我们用了人工智能图像处理系统实现的,这个项目当时有上百万元的收入”。

  据江苏华夏电影胶片修复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新新透露:“我们今年接了20多个影片修复项目,收入达500多万元。修复的价格会根据胶片的损伤程度与预计的修复工作量而定。比如胶片损伤少,一个月能修复完,价格会相对低一些,反之则高,总体会在20万-50万元之间浮动。”

  公开资料显示,国内老电影修复潮的兴起可追溯到2006年国家实施的“电影档案影片数字化修护工程”,当时由中国电影资料馆牵头,联合中影集团等机构推进中国2万部老电影胶片的数字化修复存档工作。

  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看来,老电影修复不仅是一种文化遗产的保护行为,也是丰富当下文化市场的内容之一,同时,也是一门收入可观的生意,“从商业利益的角度看,老电影没有拍摄制作成本,只需要考虑修复、发行等,所以只要有一定的上座率就可以实现盈亏平衡,如果IP被认可票房火爆,衍生价值被开发,利润更是可观。而这对整个老电影修复行业而言,也是一个机会”。

  人力成本为10万-20万元

  没有演员成本,没有现场制作,老片修复的成本在哪?又有多少呢?

  据介绍,老片修复的成本主要包括技术成本、硬件成本,而占比最高的还是人力成本。据悉,如今一部老片修复的人力成本大约在10万-20万元。

  老片修复主要包括物理清洗、“胶转数”采集、数字修复三个环节,平均需要20-30人花费4个多月共同完成。整个过程首先需要5-10人利用一周对胶片本身进行物理清洗修补;接着则要2-3人用胶转数设备将胶片上的画面进行数字采集。

  而数字修复环节是最费时的部分,通常需要15-20人对声音和画面进行同时修复,这其中包括调色、消除杂音、噪音等。陈新新指出:“两部分内容分开修复,声音修复一般需要3天到2周,画面内容修复至少1-2个月。比如《三毛流浪记》是1949年上映的电影,距离现在的时间比较久远,问题相对较多,仅数字修复部分我们就花了3个多月。”

  肖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一部老片扫描下来的画面有12万-15万幅,影片的修复时长根据影片本身的质量而定,少则几周,多则如1934年上映的电影《渔光曲》,可达两年,“胶片电影由于年代比较久远,容易出现发霉、收缩变形等情况,呈现的画面会有脏点、划痕、大的霉斑等问题。只要连续播放时候会引起视觉上不适的问题,全部要进行修复”。

  从业者仅有数百人

  当老片重映逐渐成为热潮,大家对电影修复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事实上,老片修复这门用情怀支撑的生意,虽然有巨大的市场潜力,但也有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据肖搏介绍,目前整个行业从业者大约只有几百人。随着老电影修复市场需求越来越大,一方面是老修复师面对人工智能时代的焦虑加重;另一方面是当下人才紧缺的事实凸显。

  由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引入,如今已经进入修复2.0时代了,传统修复耗时耗力,效果良莠不齐,用机器代替人工是未来必然的一个趋势。肖搏在谈到人工智能修复时,感到欣慰的同时也表示担忧:“说不定等到人工智能修复全面普及,我们也要面临优胜劣汰,从业人员还是要不断提升自己。”

  在从业者看来,自动化可以解决60%要修复的东西,剩下40%是解决不了的,因为自动化的瓶颈在于只能识别一些固有的东西,算法之外的内容只能通过人工操作,所以就目前技术而言,电影修复的人才依旧被大量需要。

  陈新新强调:“对于电影修复师而言,最重要的是有耐心,能沉得下心来去修复。电影修复不是一个纯技术活,什么该修什么不该修、要修到什么程度,需要对电影和审美都有一定的理解,不然做不了。”

  高收益为什么招揽不来人才呢?尽管老片修复近年来受到关注,但依然属于小众领域。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索亚斌指出,商业修复电影的市场不大,其主要是由受众群体狭小等种种原因造成的。修复片的一个重要意义,是像国外一样通过商业投资将这些电影修复并当资料保存,目前中国做得比较好的是中国电影博物馆和中国电影资料馆。而长期来看,院线上映修复电影的前景不太理想,同等投资条件下,小成本原创电影应该会更受到观众的青睐。

  北京商报记者 卢扬 实习记者 杨雅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