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稳就业、减税降费及专项债发行提速等多项利好政策显效,10月国民经济运行继续保持平稳。11月14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刘爱华在发布会上介绍, 10月全国经济运行总体呈现出就业总体稳定、国内需求稳步扩大、高技术产业投资持续较快增长等特点。业内人士认为,鉴于部分经济指标出现向好迹象,再加上去年同期基数相对较低,四季度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企稳,逆周期调节将继续加码。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省份经济形势和保障民生座谈会时强调,各地要用好国家政策破解发展难题,加快补短板项目建设,促进有效投资和产业升级。增强新动能对经济的支撑力,释放市场潜力。坚持就业优先,做好重点群体就业服务,帮助返乡农民工拓展就业创业渠道。
新增就业超1100万
就业是民生之本。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10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1193万人,提前实现全年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的目标。10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1%,比上月下降0.1个百分点,继续位于5.5%的预期控制目标下方。
“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在逐步好转。20-24岁之间大专以上的高校毕业生失业率下降了1个百分点以上,对整体下降0.1个百分点贡献非常大。”刘爱华解读称。
同时,经济总量不断扩张也带来了增量的效应。刘爱华表示,今年前三季度GDP仍然保持了6.2%的中高速增长。据以往的测算来看,经济每增长1个百分点,大概带动就业在200万左右。“实际上,我们6.2%的增速应该能够带动1100万到1200万之间的就业总量。”
从政策层面看,目前支持灵活就业的新业态越来越多。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年内各地已经陆续出台并启动稳就业相关专项行动。例如,甘肃计划开展就业政策落实服务落地专项活动,形成政策清单和服务清单;江西围绕发展壮大新动能,在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等10个方面出台58条稳就业具体举措;安徽合肥组织人社干部走访企业,对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困难人员、返乡农民工等开展用工指导服务,并通过实地走访、电话回访等形式,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在11月12日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强调,完善就业优先政策体系,继续做好支持企业稳岗、拓展就业空间等工作,强化重点群体就业服务,保持就业大局稳定。
“虽然从总体来看,今年失业压力依旧高于去年,但年初‘就业优先政策’全面发力体现政策前瞻性。”华泰宏观李超团队分析称,后续相关政策仍将继续托底就业形势。
消费增速进一步回落
相较就业形势好转,消费增速则进一步放缓。10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104亿元,同比增长7.2%,增速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其中,扣除汽车以外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3%。
中金固收团队分析称,其中汽车销售同比增速从8月的下降2.2%小幅回落至下降3.3%。扣除汽车销售以外的其他社零同比增速也从上月9%回落至8.3%,下降了0.7个百分点。值得注意的是,由于10月食品类通胀较高,扣除价格因素的实际社零增速仅4.9%,较上月5.79%大幅下降了0.89个百分点,创历史新低。
乘联会数据显示,10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同比下降5.7%。其中,受此前国补退坡、叠加国六排放标准插混车型短缺的困扰,新能源汽车销量同比降达45.4%。乘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四季度,车市零售整体规模仍难以回升,“但现阶段的休养生息、促零售降库存,将为明年车市奠定新的基础”。
华泰宏观认为,汽车消费底部震荡仍有拖累,而非汽车领域下跌受“购物节效应”和通胀预期扰动。基于年末购物节促销吸引,消费者主动延迟消费需求。整体来看,预计消费仍有韧性。
从10月消费类型来看,餐饮收入、商品零售同比增速分别为9%和7%。其中,消费升级类商品增长较快,比如,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和体育娱乐用品类商品分别增长22.9%和11.5%,快于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5.7个和4.3个百分点。
同时,伴随消费业态升级,叠加国庆期间商家促销策略,线上零售额相继提升。1-10月,全国网上零售额82307亿元,同比增长16.4%。其中,吃、穿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34.8%、7.1%和16.6%。
“展望11月,基于去年同期汽车零售低基数影响和‘双11’对部分商品销售的刺激作用,我们预计社零同比增速将明显反弹。”招商宏观研报预测。
根据商务部11月14日披露的最新数据,今年11月1日-11日,全国网络零售额超过87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了26.7%。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再创新高。
稳投资政策加码
需求增速放缓一定程度上拖累了投资增长。数据显示,1-10月,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5.2%,较1-9月回落0.2个百分点。
其中,1-10月制造业投资同比增长2.6%,增速较1-9月回升0.1个百分点。不过,同期以制造业为主的民间投资增速下滑0.3个百分点至4.4%,这也是2017年以来的最低增长水平。
“目前想要进一步托底制造业企稳,民间投资潜力尚待挖潜。”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副院长马晓河补充指出,这需要继续加大民间企业优惠政策,优化营商环境,继续落实产权保护等。
尽管按计划今年限额内地方专项债已于9月底前下达完毕,但作为第三产业主力项目的基建投资以4.2%的同比增速,较1-9月依旧回落了0.3个百分点。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水利管理业投资以及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速分别较1-9月回落3.9个、1.3个和0.7个百分点。
民生宏观首席分析师解运亮分析表示,由于专项债下达完毕,四季度专项债到期压力较小,对基建投资回升有一定支撑作用。但受限于今年全年地方政府债到期数额13151亿元明显大于去年8389亿元,基建投资回升空间相对有限。
基于此,为进一步鼓励更多民营企业参与基建项目投资,11月13日国常会提出,将港口、沿海及内河航运项目资本金最低比例由25%降至20%;对补短板的公路、铁路、生态环保、社会民生等方面基础设施项目,在收益可靠、风险可控前提下,可在5个百分点范围内,适度降低资本金最低比例。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表示,降低部分基础设施项目的资本金比例,有助于民营企业以更低的资本金加快投资,鼓励基础设施建设,稳定经济增长。
联讯证券认为,在GDP增速触及6%后,预计后续还将出台政策来托底经济。稳固投依然是下一阶段的重点,包括引导对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政策性银行加大对基建项目配套资金的支持等,预计将呈现基建投资回升、制造业筑底、房地产投资缓慢回落的格局,经济短期底部可能已经出现,对经济无需过度悲观。
在近日召开的经济形势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保持宏观政策稳定,更有效运用好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工具。完善财政、货币、就业、区域等政策,适时适度调控,完善政策协同、传导和落实机制,增强有效性和可持续性。加强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民营企业的支持,提振市场信心。优化地方政府专项债使用,带动社会资金更多投向补短板、惠民生等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增强发展内生动力。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刘瀚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