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蒋梦惟)11月14日,由北京市商务局主办的“2019北京银发消费发展论坛”成功举办。作为“2019北京银发消费月”的收官活动,此次论坛以“新银发时代 享品质生活”为主题,从政府、专家、企业等多个维度深入研讨在消费结构调整大背景下北京老年消费的新趋势、新变化。论坛上,北京商报记者获悉,在过去一个月,消费月共组织了27场落地活动,参与活动企业接待中老年消费者数量、现场及转化销售额分别增长了300%、2倍多。2019北京银发消费月进一步释放了老年人的消费潜力,带动整体市场热度不断上升,成为了北京老年消费新亮点。
在论坛致辞中,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市老龄协会党委书记、会长王小娥提出,当前,本市老龄产业发展还处于认识和起步阶段,老龄产业发展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还不够,市场环境尚不健全,还处在有效需求和供给两不旺的境地。全市养老企业数量不多、不强,市场经营主体以中小规模的服务提供商为主,具备专业水平和运营规模的连锁化、集约化品牌还比较少,产业链条也比较短,服务水平参差不齐,规模效应不明显。不过,王小娥仍然认为老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据测算,到2020年,北京市老年消费市场规模将达到1000亿元”。
为解决北京老年消费市场存在的痛点,北京市商务局消费促进处处长卢慧玲介绍,2019北京银发消费月活动共组织了200余家企业以多种形式参与活动,主要包括生活服务、餐饮、文旅、健康等四大板块,为满足近年来北京老年消费者逐步细分的新需求,今年,文旅和健康板块企业数量所占比重同比均有10%以上的提升。而且,为惠及更广泛的老年人群,今年消费月共安排了27场落地活动,场次总数是去年的5倍多,覆盖了全市7个区、25个街道及社区。
值得注意的是,为促进北京老年消费市场供需两端更精准地对接,“我们切实感受到社会老龄化对于消费结构的影响正逐步扩大,而对应老年消费新需求的特殊化生活用品、服务、医疗保健以及护理类产品,正是市场供给存在空白的部分”。卢慧玲表示。
论坛上,针对银发消费群体的新需求和新供给,多位专家也进行了深度分析和解读。民政部培训中心教授成海军在进行主题演讲时提出,老年人在消费时,对于细分领域的产品与服务的需求愈发集中。而全国消费经济学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洪涛则表示,北京市老年人消费还是集中在购买生活用品方面,这部分支出占到了消费总金额的90%,但同时老年餐饮旅游、日常照料、康复护理等服务需求的比例也在逐步上升。京东大数据研究院首席数据官刘晖还介绍,在今年重阳节期间,北京老年消费者在京东上搜索的关健词主要集中于老年手机、足力健老人鞋等方面。
论坛现场,来自老年用品、养老驿站、实体零售、适老化改造、老年电商等多个领域的企业代表,还分别从自己的行业阐述了自己在市场一线中所发现的北京老年消费新特点。
论坛最后,消费月组委会还特别为北京鹤逸慈老年生活用品有限公司、百花蜂业、北京京客隆商业街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20家在活动中贡献突出的企业颁发了荣誉证书,鼓励它们为推动北京老年消费市场优化、升级作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