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按:《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已于日前正式获批,为了让读者对规划进一步深入理解,本报即日起将邀请参与编制规划的部分工作人员对规划一一解读,以飨读者。
亦庄新城是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空间结构中五个“多点”新城之一,也是科技创新空间格局“三城一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亦庄新城规划基于产业新城特点,紧扣科技创新、低密度、产城融合、区域协同等关键词,围绕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发展定位,按照保持基本没有“城市病”的标准编制。
传承发展并重
自1992年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以来,与之有关的总体规划共四项,依次为:《亦庄工业区总体规划方案》《亦庄卫星城总体规划(2001年-2020年)》《亦庄新城规划(2005年-2020年)》,以及最新获批的《亦庄新城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
亦庄卫星城、亦庄新城均是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历版规划均始终围绕明确的产业功能定位,始终坚持产城融合,并且按照一张蓝图干到底的精神坚决落实。
因此,亦庄新城不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只是空间范围依据规划实施需求逐步优化。新版亦庄新城规划也不是一个全新的规划,是一个传承与发展并重的规划。
区域协同发展
亦庄新城在地理空间上横跨大兴、通州两区,产业发展上衔接三个科学城。为实现“两边三城”的统筹协同,以及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均衡与融合,本次规划采取市规自委组织搭建平台,经开区规划分局委托编制,通州和大兴分局协同工作的统筹模式,并与全市“三城一区”专项规划中的“一区”规划即《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同步工作。
规划以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升级版经开区范围为基础,确定亦庄新城规划范围,并按照周边乡镇的行政边界确定研究范围,构筑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框架,为实现区域范围内市政、交通及公共服务设施的一体化配套建设构筑了良好的空间协作平台。
规划构建“一廊一带三中心”的空间结构,以京津发展走廊为依托、以区域协同发展为纽带,围绕综合商务服务中心、生态文化休闲中心、科技金融创新中心,推动实现了亦庄新城规划中产业发展与空间统筹的互动与互促。
集聚科技创新
经开区是首都高精尖产业发展的重要承载地。规划从区域统筹的视角,明确经开区在首都科技创新中心建设中的定位,即承接“三城”基础研究成果,聚焦中试与生产创新职能,做好应用研究与成果转化。
规划按照国家战略方向、科技创新能力、地均产出效率三个维度进行筛选,结合“一区”规划的研究,确定了主导产业发展方向,为空间规划中结合各类产业需求、差异化开展设施规划打下了基础,进一步加大了亦庄新城规划面向产业发展的强适应性和高精准性。
在此基础上,结合城市公共服务节点与龙头企业规划建设九大创新中心,着力构建科技创新与城市职能、产业功能相融合的创新生态系统。
产城有机融合
规划以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与进一步推动高精尖产业的高效发展为出发点,综合考虑产业发展配套要求、市民品质生活需求和科技人才的诉求,规划探索性地构建兼顾产业、人才和市民三位一体的公共服务设施体系。
规划创新走廊和创新家园,营造高品质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推进教育、文化、体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均衡布局和高标准建设,实现城乡“一刻钟社区服务圈”全覆盖。
加强住房的精细化供给,实现“技术工人有保障、中端人才有支持、高端人才有市场”的住房保障,并将职住平衡在区域内进行统筹研究,在产城融合方面发挥了标杆作用。
规划严守人口总量上限、生态控制线、城市开发边界“三条红线”,打造基本上没有“城市病”的标杆。
延续低密度发展思路,形成错落有致、疏密有度的城市空间;通过构建便捷舒适的小街区、密路网的道路体系,营造绿色交通出行环境;通过构建分质保障的水资源供应系统、绿色清洁的能源供应系统、生态融合的资源循环系统,形成高效能、低成本、强适应的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周千钧/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