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0日至12日在京举行。会议强调,要完善和强化“六稳”举措,健全财政、货币、就业等政策协同和传导落实机制,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会议同时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要以创新驱动和改革开放为两个轮子,全面提高经济整体竞争力。
一锤定音。要稳增长,要促改革,不要强刺激。
过去一周,“保6”之争如火如荼。“保6”背后,是中国经济要不要强刺激。事实上,6%多一点还是少一点,并不真正重要。重要的是,外有咄咄逼人的贸易摩擦和保护主义,内有持续三年的房住不炒和金融整顿,面对三期叠加,中国经济是应该保持定力,还是改弦更张?
今年以来,楼市在过穷日子,金融在过苦日子,地方财政在过紧日子,去杠杆转向稳杠杆甚至加杠杆的呼声不减,盖因中国经济增速一路下滑。我们从不缺让经济增长反弹的办法。如果要死磕短期增长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双双大幅扩张,作为强势政府,动员各种要素,经济增速回到7%,并不是什么难事。
只是,谁都明白,我们现在面临的问题是供给过剩,而非需求不足,这使得凯恩斯主义的需求对冲不过是透支未来。
稳增长一直都在,小规模的财政刺激和货币滴灌从未间断,区别在于要不要“放水”。因为我们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虽不宽松,但也没有紧缩。减税、降准、“降息”一件也没落下,除了“放水”。
过去十年,中国两次瞄准窗口期挤泡沫,遭遇“钱荒”和经济放缓而最终高举轻放。彼时,货币政策的宽松周期长达八九年,流动性泛滥,使得影子银行、地方债务平台、杠杆楼市纷纷膨胀,泡沫周期如同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那个超长宽松周期在为中国经济带来增长狂欢的同时,不可避免地带来了“熵增”效果,杠杆和债务居高不下。
多年的货币宽松和杠杆“放纵”,不仅形成了信贷驱动的旧增长模式,也深深地改造了中国经济的结构,形成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三大结构性失衡:一是实体经济的供需失衡,二是金融和实体经济的失衡,三是房地产和实体经济的失衡。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清和逆转的,并且去杠杆是一个系统工程,而非简单的线性思维,需要决策部门的勇气、智慧和意志。可以说,去杠杆所虑者不是过犹不及,也不是进一步退两步,而是单枪匹马。
从短期来看,GDP被投资、消费以及进出口这“三驾马车”所决定,但从长期来看,决定GDP的是效率的生产,是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而不是增加资源的投入。高质量发展所依赖的“增长”,必须是创新驱动、制度驱动和增量驱动的市场内生增长,这是中国经济进入新周期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