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服务中心二期成首选打卡地
亦庄医院增设多款智能设备
首家升级版七鲜店开业 经开区加速聚合消费新业态
亦庄实验小学推童声版《垃圾分类歌》践行环保
城市智慧大脑让行车“一路绿灯”
人大附中经开学校跳绳比赛掀起运动热潮
下一篇4 2019年12月20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放4个多月累计服务超1.6万人次
社区服务中心二期成首选打卡地

 

  12月18日,星期三,两天前的一场大雪让今冬更寒冷了些。偶尔吹过的冷风让裹着棉服的人都禁不住打个寒颤。但这依旧没能阻挡居民王晓林及她的好几位好友外出的步伐。

  这么冷,她要去哪?原来是建在家门口的经开区社区服务中心二期。5000多平方米的面积,集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公益活动空间设置,满足了她和朋友们多元化的文体活动需求。开放仅4个多月,便已累计服务超1.6万人次。

  功能扩容

  打球再也不用“往外跑”

  “乒乓、乒乓……”来到经开区社区服务中心二层,刚从电梯里出来迈步走向走廊,清脆的乒乓球声便传入耳畔,声音来自走廊尽头的乒乓球室。宽敞明亮的屋内,6位“运动健将”正围着三张球案展开球技比拼。

  刚退休几个月的王晓林是上海沙龙社区的一位居民,她对乒乓球的热爱由来已久。此前,她在区内某银行工作,休息时,她总会拉上同事杀上几局球。但由于单位的活动中心设在琉璃厂,她只能等到周末时才能前去体验。而往返30多公里的路程也占用了不少时间。对此,她也感觉很无奈。

  让她欣喜的是,两年前,经开区传出要建设社区服务中心二期的消息,将满足居民更多的活动需求。因项目就建在家门口,于是,从那时起,每隔一段时间她就隔着自家窗子关注项目建设进度。

  今年7月,社区服务中心二期新址终于揭开面纱,得知消息后,她第一时间实地“探访”,结果令她十分满意。多媒体教室、棋牌室、台球室、茶艺室、书画室等多种类型活动功能室的增设,让她对退休后的多彩生活充满信心。

  最让她钟意的是乒乓球室,令她惊喜的是,这里不仅为居民们提供了免费的活动场地,社区服务中心还在今年10月邀请专业乒乓球教练开设了四节乒乓球大讲堂活动,帮助大家提升技艺。同时,她在这里还结识了不少新球友。“大家都很和气,平常一起打打球、出出汗,感觉特好,最重要的心里开心,人都感觉年轻喽!”王晓林说,这里已经成为她退休生活的一部分。

  教室增多

  老学员圆了“上机梦”

  在王晓林和球友们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同楼层十几步开外的另一间教室内,古稀之年的迟宜芝和单红纲老两口,也正跟一群年龄相仿的“同学们”享受着老年大学国画课带来的欢愉。

  迟宜芝和老伴儿单红纲是经开区老年大学的“忠实”学员,谈起对老年大学的喜爱,老两口内心有说不完的话。在这里,他们终于圆了学习电脑知识的梦。

  原来,老两口一直想学习电脑知识,尽管家里笔记本、台式机都有,但因儿女工作忙,没时间教老两口。去年,得知老年大学增设计算机课后,老两口便毫不犹豫地报了名。两人也是那时得知,这门课程将在社区服务中心二期增设的机房内展开。

  经过一年多的等待,今年9月9日,老两口在经开区社区服务中心二期新址终于迎来了计算机课程的首次课。教室里共计配备了20台电脑。坐在电脑前,他们和其他学员们的心情一样激动,为了学好知识,老两口还专门准备了纸笔,认真跟年轻的小老师做好随堂笔记。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半个学期学习,老两口已掌握了基本的电脑知识。“我记性不行,差点功夫;她学得更快,在电脑上导个照片,上网看个新闻,在网上跟孩子们聊天,她都会。”单红纲指了指身旁的老伴儿,一脸骄傲地说。

  借助新址空间大、教室多的优势,社区服务中心实现了几门课程同时开课,甚至今年下半年还新开了魔术课。

  “只可惜我们俩已经学了两门课,没有更多精力,而且腿脚不太好,不然啊,我们也一定要报名过来感受下魔术的魅力!”她笑着“抱怨”着自己的选课烦恼。

  文化升级

  首图分馆成“强磁场”

  不光老年人,经开区社区服务中心新址建成后还得到了众多年轻人的青睐。其中的奥秘藏在一层的首图经开区分馆。

  家住中信新城的李瑞非常喜欢读书,今年8月,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朋友那里得知首图经开区分馆迁入社区服务中心新址。探访后便迷上了这里,只要有时间,他都会到这里看书。对于迁入新址的首图经开区分馆,他用5个“更”形容:空间更大了,藏书更多了,环境更好了,智能设备更多了,借还书更方便了。

  最让他津津乐道的是社区服务中心二期对图书馆持续作出的提升改善。持续上架的丰富图书,延长开放时间,阅览区的每张桌下增添的地插,符合年轻人审美的靠窗吧台椅设计草编坐垫,舒适的靠背座椅等一系列改变,让这里成为他和很多年轻读者身边的一个公益性特色阅读空间,形成一个“强磁场”,吸引越来越多人聚集到这里看书、学习,作为充实自己的“加油站”。

  如果说,综合品质越来越高的经开区图书分馆,为他和众多年轻读者提供了扩宽生命宽度和厚度的机会,那么,馆内今年新增的两个网红朗读亭,则让他们在家门口体验到了新奇的阅读感受,过足了“朗读者”的瘾。

  除此外,这里的一个“秘密基地”也颇受李瑞喜爱。一次,他在社区服务中心二期参观时,在地下一层发现了室外的下沉小广场。“里边浓郁的中国园林风景观设计,还有独特的位置给人一种‘曲径通幽处’的意境美感,特别符合我这种文艺青年的审美。”李瑞拿自己半开玩笑地说,言语中满是对这里的喜爱。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