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于市场下行周期,地产行业高管的人事变动正在创下高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离职的房企高管人数高达上百位,各房企核心高管离职也不在少数。其中有企业战略调整、个人平台选择的主动“换岗”,也有销售业绩不佳、融资环境承压的被迫离职。在业内人士看来,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在市场不景气的节点,房地产行业人员变动频繁应属常态。
换岗常态化
作为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对政策的反应最为敏感,处于楼市下行周期,地产行业高管的人事变动正在创下高峰。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离职的房企高管人数高达上百位,各房企核心高管离职也不在少数。
12月17日一大早,华润置地发布公告称,由即日起,唐勇因其他工作安排辞任为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执行董事、提名委员会主席、执行委员会主席,企业社会责任委员会主席及企业管治委员会成员。由2019年新加入华润集团的王祥明接任华润置地董事会主席、非执行董事及提名委员会主席。
从履历上看,唐勇可谓是华润置地的“老人”,1993年同济大学毕业以后就加入华润集团,2001年正式加入华润置地,在2019年2月华润置地“灵魂人物”吴向东加盟华夏幸福后,正式接任其成为华润置地新的“掌舵人”。然而距离接任吴向东还不足一年时间,唐勇也宣告“转岗”,入职华润电力。
与唐勇的“内部调剂”不同,迟峰选择了投入蓝光发展的“怀抱”。12月20日晚间,蓝光发展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近日收到公司总裁张巧龙提交的书面辞职报告书,张巧龙因公司整体工作安排原因申请辞去公司总裁(法定代表人)职务。张巧龙辞任后,“补位”的正是华润置地原高级副总裁迟峰。
迟峰也属于华润置地的“老队员”之一,曾长期在华润置地的华东区域任职。公开资料显示,迟峰于1999年加入华润集团,历任华润上海副总经理、华润新鸿基房地产无锡总经理,2011-2013年任华润置地副总裁兼江苏大区总经理,2013年起任华润置地高级副总裁,先后兼任江苏大区总经理、华东大区总经理、物业总公司董事长。
迟峰的“补位”,被业内解读为蓝光发展业务重心将进一步“东移”。今年9月,蓝光发展入驻上海总部,“上海+成都”的双总部格局已然形成。在华润置地华东市场深耕多年的迟峰,其丰富的人脉和资源,对蓝光发展的“东进”有很大助益。
除上述两位高管外,据媒体报道,华润置地副总裁、华北大区总经理蒋智生也已离职,在中国融通担任房地产业务总经理;华润置地董事局副主席、华北大区董事长张大为已经提离职了,目前还在离职程序上。
华润置地的高管频繁变动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包括碧桂园集团副总裁刘森峰、泰禾战略投资副总裁可峰、正荣集团行政总裁王本龙、鸿坤集团总裁袁春、泰禾集团助理总裁王峰、中南置地副总裁罗俊……一系列的人事变动,也似乎意味着房企人事调整动作进入高峰期。
主动“换岗”的平台选择
财经评论员严跃进指出,在市场不景气的时候,房地产行业人员变动频繁属于常态。目前房地产市场已从传统的增量时代进入到存量时代,而这对于房企高管以及各大房企来说都在面临一个选择,选择适合自己的平台以及选择适合自己的“得力干将”,以期达到互相成就的目的。
公开资料显示,王本龙于2014年加入正荣地产,曾先后在天津、苏州、北京、郑州等多地担任房地产业务的负责人。2017年9月起,王本龙担任正荣地产副总裁,分管日常业务运营、人力资源、客户关系及整体行政事务。
2018年初,刚刚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的正荣地产对外宣布,正式任命一老一新两位联席行政总裁,而一新指的正是王本龙,晋升原因为“因认可公司现任副总裁王本龙对集团业务作出的重大贡献,将其晋升为联席行政总裁”。从区域走向全国,王本龙可以说是正荣跻身千亿房企的功臣之一,目前其已确认履新三巽集团。
王本龙选择与三巽集团牵手,或是期许完成下一个千亿房企的目标。就在去年,三巽集团曾立下千亿豪言,要在当年达成百亿目标,甚至要冲刺120亿元规模,2019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并在五年内实现千亿目标。
发迹于南京的弘阳地产,也同样有着“千亿房企”的野心。今年10月31日,鸿阳地产宣布任命鸿坤地产原总裁袁春为集团联席总裁。在加入鸿坤地产之前,袁春在中海待了14年,在龙湖待了8年,可以说是地产“老兵”,拥有丰富的地产管理经验。袁春赴任弘阳地产,也意味着其正式接棒“2020千亿战略”。
与正在朝着“千亿房企”目标前行的房企不同,中梁地产此前已正式跻身千亿房企阵营,旭辉原CFO游思嘉、碧桂园总裁助理吴渊于今年4月加盟中梁地产任副总裁。一次性引入两员财务大将,也被市场解读为助力中梁地产冲刺IPO。
据悉,入职中梁地产后,游思嘉主外,负责中梁地产的上市工作,未来或将负责企业上市后的境外发债工作;而吴渊则主内,主要工作是梳理中梁的财务体系,统筹资金运营、财务中心等。在完成“千亿房企”目标后,中梁地产正在朝着上市敲钟而努力。
被迫离职的销售融资承压
“除抱着互相成就的目的外,房企高管人员的变动,也与市场环境有莫大的关系。”在严跃进看来,处于市场下行周期,房企在追逐规模的同时,相应的各种压力也会传导到人事身上,这对各房企的营销、财务岗位都提出了更为严峻的考验,一旦考核不及格,被迫离职也在所难免。
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1月末,在年内设定了业绩目标的企业中,近七成房企的目标完成率已达到90%以上。其中,包括世茂、龙湖、阳光城、金科、中梁、禹洲、宝龙在内的9家房企已提前达成了全年目标。但同时,也有超两成的房企目标完成率尚在80%-90%,另有少数房企目标完成率仍不足80%。在调控持续、行业增速放缓、整体项目去化率不及预期的背景下,部分房企完成全年业绩目标仍有较大压力。
“其实今年各房企所制定的销售业绩目标普遍较为谨慎,从这点也可以看出市场下行的压力。”严跃进称,与头部房企相比,中小房企的人事变动要更大,因为它们的日子要更难熬。
除业绩承压外,房企的整体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也都在上涨。克而瑞地产研究中心近期发布的研报显示,今年前10月房企新增债券类融资成本7.03%,较2018年上升0.52个百分点。克而瑞研究中心分析师房玲指出,随着中小房企不断爆雷、兑付问题频发,金融机构更愿意把钱贷给承压性更强的规模房企,融资向头部房企集中的趋势越发明显。
据人民法院公告网显示,截至11月底,房地产企业破产数量已经超过450家,超过2018年全年的破产数量。而破产房企中,主要以三四线城市的中小型房企为主。
严跃进表示,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对企业高管而言,市场下行的压力固然关键,但更为关键的是如何在扩大规模的同时加快资金回流速度、如何融到更便宜的资金。
北京商报记者 董亮 王寅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