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的城市在以可感知的速度迅速变化着。譬如过去这一年,“深夜食堂”多了起来,夜经济如火如荼在城里蔓延开;去医院看病,用耗材的花费降了下来;北京南部再添一座新机场,出行有了更多的选择;冬季滑雪也有了新去处,张家口融入北京一小时交通圈……这些渗入我们日常生活点滴之中的变化,映射的是城市经济结构升级,治理逻辑的转变。“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发挥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作用。”对北京而言,2019年是关键之年,前有北京城市总规搭好的四梁八柱,后有京津冀协调中期目标的号角吹征。
2019年,重在实践。在高质量发展的引领下,北京交出了一份完美的答卷。于是我们看到,城市发展引擎日益澎湃,营商环境3.0上线,服务业扩大开放一马当先,亦庄的高精尖平台为创新聚核;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化,控规细化到街区、落到了“家门口”,垃圾分类有了更具体的操作指南;城市服务更加有温度,“回天地区”复苏觉醒,12345成为居民热线,接诉即办、沟通零距离……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
1.控规落地 一张蓝图绘到底
2019年末出炉的首都功能核心区控规落到了百姓“家门口”,这纸规划成为年内分区控规落地缩影。城市规划绝非纸上谈兵,2017年北京城市总规获批后,精心组织实施总规便成为了全市工作“三件大事”之一,而分区规划是总规在区级层面的分解落实。
城市治理越发精细化,民生服务越发全面化,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幼有所育、学有所教。
从增量扩张转向减量约束,从各自为政转向多规合一,各区立足城市功能定位量体裁衣,北京城市规划也走上转型创新的发展之路。
2.亦庄新城 科技创新
2019年是“亦庄新城”建设元年。从湿地到工业小区,再到今天的高精尖产业集中区,亦庄的变化折射了我国几十年来发展的进程。加之中关村科学城、怀柔科学城和未来科学城,“三城一区”格局也由此诞生,成为北京打造全国科技创新中心定位的崭新发力点。
“看无人驾驶,到亦庄去;看5G应用,到亦庄去”不只是一句口号。2019年,世界机器人大会、世界5G大会、世界集成电路大会等一系列高水平世界级大会涌至亦庄;北京市首次开放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区域也落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在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的今天,科学技术是核心竞争力所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新城的落成还将带来哪些惊喜?
3.垃圾分类 各自安好
“垃圾分类”无疑是去年热词。到今年底,全国46个重点城市都将进入垃圾分类时代。自2011年起施行八年后,《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修改决定也于2019年11月27日正式通过。今年5月1日起,北京将正式进入垃圾分类“强制时代”。
个人不按规定分类并“屡教不改”最高可罚200元。“罚款”威慑背后,有赖于分类方法的宣传到位,投放设施的标准统一,让“好不容易分完又一车运走”的情况不再发生。小区里的智能回收箱换了一茬又一茬,环保企业也需在全行业视角找到新赛道,找到分类模式最优解。
北京一年生活垃圾清运量近千万吨。如果用载重5吨的大卡车来装,两辆一排,可以从云南西双版纳排到黑龙江哈尔滨。过量的垃圾严重超出城市处理负荷,中国2/3以上的城市被垃圾包围,垃圾减量势在必行。而经过分类之后,垃圾焚烧的效率也将明显提升。垃圾最终如何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有待各方一同努力。
4.大兴机场 凤凰展翅
凤凰终于展翅。2019年9月25日16时20分许,以7架大型客机依次从跑道起飞为标志,大兴国际机场正式通航。这也意味着,北京市正式迎来航空双枢纽时代。
109年的风雨,作为中国第一座机场,南苑机场成为见证中国航空事业荣辱兴衰的一枚“活化石”,在成功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后,退居幕后。当日,大兴国际机场这枚新星,在北京南部升起。这不仅意味着两座机场的变迁,也是一次时代的切换。
世界首个实现高铁下穿的航站楼,世界首创双层出发车道边,在国内首次采用“全向型”布局机场跑道,首次实现场内通用车辆100%新能源……关于大兴国际机场的故事很多,而现在才刚刚书写了第一页。
未来,大兴国际机场与首都国际机场两机场年旅客吞吐量将突破2.5亿人次,北京将成为航空双枢纽城市。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还将服务北京和雄安新区建设,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新动力。
5.营商环境3.0 缺啥补啥
10分钟,是北京交付的新答卷。2019年10月,北京政府部门首个线上数据共享流程依托“目录区块链”开启,10分钟内两部门即可完成两项数据的共享申请和使用。11月,北京市发改委等部门联合下达北京营商改革3.0版本,从企业使用“e窗口”实现“即批秒办”、数据共享破解“重复跑”难题到政府上门为1247家企业送“服务包”,营商环境只有更好,没有最好。
两年间,从1.0版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到2.0版增加了企业和群众反映集中的诉求和问题,再到3.0版全面对标企业和群众需求,全方位推进营商环境各领域改革。204项举措,超出前两次总和,凸显了改革力度更大,系统性更强,透明度和参与度更高。
眼下,北京正逐步从“政府端菜”转向“企业和群众点菜”,从“我要怎么办”到实现“服务对象要我怎么办”转变。但优化营商环境并非搭桥筑路那般简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资金、项目等就像候鸟,哪里环境好就往哪里跑。”企业在市场经济活动中碰到体制机制因素时,政府还需将刀刃向内,破除行政垄断、简化政务职能、打破信息壁垒,真正实现信息公开和执法透明。
6.服务业扩大开放 一马当先
北京,服务业开放如何再领航?2019年启动的新一轮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给出了回应。科技、互联网信息、金融、教育、文化旅游、医疗养老、专业服务、综合领域八大方面,190项开放创新举措,服务业发展继续引领北京经济提质换挡,并辐射全国开放的大格局。
2015年,北京成为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一个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试点以来,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核心,北京开创性地探索了一条与自贸区互为补充的产业开放路径,形成了70多项全国首创或效果最优的开放创新举措。
经济结构的变化最为深刻,服务业占GDP的比重超过了81%,以服务经济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得到了进一步巩固。普通百姓的生活改变最为直观:一只龙虾从澳洲起飞,早上抵达首都机场后,中午就能端上餐桌;上午8点“海淘”的化妆品,下午就送到了家门口……
7.夜经济 越夜越美丽
三里屯酒吧街挤满年轻男女,午夜场的韬奋书店也可以很有人气。2019年7月,随着市商务局《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落地,“夜京城”正式鸣锣开业。从此“996”之外,生活还有N种你爱的样子。
大栅栏、国贸、五棵松等城市地标街市如昼,蓝色港湾、世贸天阶、簋街等商圈不眠不休。还有沿途的地铁1、2号线和途经商圈的180余条公交线路通过延迟末班车时间等方式,默默配合着“给一脚油”。
然而,北京作为服务业和外来人口大省,想要实现夜经济火力全开,除了打造夜间消费主题活动、文化IP和旅游“打卡”胜地等时尚概念外,或许还需从交通、住宿等多方面,全力压实“服务供给”。毕竟,城市不夜灯点亮的不仅是写字楼白领的夜间生活,还有那些守候在桌前店口的夜归人回家的路。
8.医耗改革 药不养医
2019年6月15日零点,北京医耗改革鸣枪,市属3700所医疗机构同时开跑。长久以来,以药养医、以耗养医的现象备受诟病,医生多开药,病人多花钱。继取消药品加成后,北京市再次取消医用耗材加成。所有的药品、耗材,医院花了多少钱,病患就花多少钱。
2017年北京医药分开综合改革以来,医药费用年增幅控制在8%左右。2019年6月实施医耗联动综合改革以来,医药费用较2018年同期增长6.2%,门诊和出院患者费用中医用耗材和检验所占比例下降。取消耗材加成后已节省费用11亿元。
灰色地带土崩瓦解,医生劳有所得,每一分收入都在阳光之下。取消5%的耗材加成,北京医改每一步都是百分之百。
9.接诉即办 让热线有温度
一个号码,接诉即办。
2019年,分散在北京市各单位各部门的几十个热线电话,被合并成一个全功能的新市民服务热线,名称不变但被赋予“接诉即办”的新职能。热线合并,实现“一号通”,不管涉及何事何部门,都只需拨打12345,全部接办。
一年间,市民服务热线共接听电话661.7多万个,办理群众诉求239.8万件,接到表扬电话15266个。几十个热线电话化零为整,把民声当成第一信号,把民生当成第一追求,一个小小的变动,牵连起一座超大城市的治理。
如何让热线变得更有责任、效率和温度,把老百姓身边的每件小事处理到位,是老百姓的真切诉求,也成为有关部门的使命追求。
10.回天有术 生机无限
63平方公里,亚洲最大社区,这听起来似乎不可思议。20年间,从荒地杂草到万丈高楼平地起,“回天地区”创造了一个奇迹。
城市发展,人口更迭,“回天地区”仿佛是北京城的背面:几次回迁,一片小小的“回天”成为了北京城市发展下人群流动的一个缩影。计划赶不上变化,城市飞奔,“回天”追赶,问题随之而来,交通、住房、基础设施……睡城何时醒?堵城何时通?“回天”的改变,不只三年行动计划,80万居住人口,每一个人贡献一点智慧, 回天有术,“回天”有你,也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