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别着急,这事我们正在想办法,一有信儿我就联系您。”一大早,天华园三里社区居委会的一间办公室里,还没看到人影,耳边就已传来阵阵声音。这个戴副眼镜,身材有点胖,说起话来一副大嗓门,办起事来雷厉风行,走起路来仿若脚下生风,未见其人就先闻其声的,是天华园三里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刘春艳。
巧借车位化解矛盾
在外人看来,这个性格爽朗、已有九年居委会工作经历的基层书记,已成为社区工作的一把好手,足以应付工作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但同时“掌管”着4个小区1800多户的居民,再加上社区情况的多变,她也会有力不从心的时候。这其中最让她头疼的是一品亦庄小区。前不久,她就又在这里碰上了“硬钉子”。
天华园三里社区内的一品亦庄小区,住着600多户居民,地下停车场为此前的开发商私人产权所有。但由于该负责人对停车场疏于管理,车场地面设备等老化,此前已引起很多居民不满。没成想,这种情况下,运营方又突然贴出了停车费涨价的信息,“新仇”加“旧怨”,最终点燃了居民们的怒火。
“书记,你给评评理,凭什么想涨价就涨价。”“就是,况且这停车场也没有整修,涨价也不合理啊!”……那段时间,刘春艳的办公电话、手机几乎被打爆,深夜12点多还在处理居民投诉。
“但再大的困难也要往前上,当务之急是解决车位需求!”经过观察,她想到从周边商圈或有余位的停车场租借车位的点子,随即联系街道。在街道的牵线搭桥下,很快就从位于小区斜对面的国融国际借出了100多个地下车位。与此同时,又协调物业打开小区内的小西门,方便居民将车辆停放在旁边商圈的地上车位,使矛盾得到很大程度上的缓解。
一瓶水带动楼门“大变脸”
其实,不止这件事,在刘春艳看来,很多社区工作不能用“蛮劲儿”,社区工作不仅要具备坚持不懈的“韧劲儿”,也要有灵活变通的“巧劲儿”,此前,她还解决了一品亦庄小区居民家门前常年堆物堆料的难题。
一品亦庄小区单元楼的特殊户型,使一些居民养成了在门前堆物堆料的情况,这其中又以1、2、3号楼最为严重。三栋楼都是一梯一户的格局,居民们出了电梯直冲着的就是自家大门,于是这段过道就被很多居民充分利用起来,个别住户甚至把空间整个围起来,弄成了自家门前的“小花园”。
家门口堆物堆料造成的安全隐患问题,刘春艳心知肚明。为此,她曾多次带领社工们“扫楼”,逐门逐户劝说,还张贴过“限期代清”的通知,但收效不佳且容易反弹,一些杂物被代清理的居民也表示不服。
如何调动居民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大家自己清理?针对这一问题,刘春艳和工作团队探讨商量后,想出了党建引领的方法。随即“晒晒党员家门口”活动迅速在社区党员中刮起一阵家门口清洁比超赶学风。
趁热打铁,乘胜追击,没过多久,她又带着大家启动了“援藏水推动家门口治理”计划,为每位自发清理家门口的居民发放一提矿泉水,在奖励居民的同时为援藏做点贡献。令她惊喜的是,这瓶小小的援藏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就连曾经的“老大难”1、2、3号楼的门前堆物情况也得到了缓解。
居民心里的“亲闺女”
“在我心里,她就跟我亲闺女一样!”这是家住鹿鸣苑小区居民张怡垣对刘春艳的评价。每次提到这个40不到,头上就已有明显白发的姑娘,老人言语中都有说不出的心疼。
张老的儿女都不在身边,和老伴儿是社区里的一对空巢老人。老人平常有突发头疼的病症,一发病整个人就头晕目眩,并伴有呕吐症状。由于老伴儿耳朵不好使,老人每次在家里突然发病,老伴儿都没办法及时帮上忙。“多亏了春艳和其他社工,不管白天晚上,还是刮风下雨,只要一个电话,这些孩子们就过来忙前忙后的,送我往返医院,让我心里特别感动……”回忆起过往一幕幕,老人就有说不完的感激。
其实,这也是社区里很多居民的心里话。在这种和居民之间建立的亲如家人的亲密关系背后,是一位基层书记在岗位上兢兢业业九载春秋的耐心,是居民遇到问题时冲在一线、不分昼夜想方设法帮大家解决问题的恒心,是对待居民诉求时始终如一的真心付出。在刘春艳的微信里,仅明确标记有“居民”称呼的微信好友就多达100多人,而她的手机始终保持24小时开机,随时准备接听居民的来电。
老一辈人喜欢用人名里的一个字再加上一个儿化音,称呼和自己亲昵的人,刘春艳的名字在社区很多居民口里就成了简单的俩字:“艳儿”。刘春艳说自己很喜欢这个称呼,至于原因,她笑着说:“因为只有居民把你当亲人了,我们的工作才算是做到位了。”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