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收遇阻、逾期上升、转型受困……疫情当前,餐饮、旅游、零售等多个行业受到冲击,长期处于整顿风暴中的网贷行业也不例外。近日,北京商报记者采访多位来自北上广等多地的网贷从业者、接近监管人士、行业分析专家了解到,疫情之下,网贷行业借款人还款能力减弱,催收手段受限,多家网贷平台处于负重爬坡阶段,新一波退出机构已在路上。而一位接近地方监管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目前还是按此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部署推进整治工作。
退出仍是主流
王敏敏(化名)所在的公司,是“幸存”在北京的一家网贷公司,主要专注小额消费信贷类资产撮合业务。数年前,网贷行业风生水起,她在朋友介绍下加入了这家公司,而如今,曾傲立潮头的网贷却已成业内口中的“夕阳”产业,她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除了合规工作外,公司在年前已经计划退出一事,很多工作都在准备中,却没想到被这场疫情打乱了脚步。
王敏敏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疫情以来因很多借款人还未到还款日期,暂时无法用具体数据判断,但可以预计,如果疫情持续,会有很多小微企业因业务停滞失去还款能力,也会有部分借款人丢掉工作,还款能力、意愿减弱等情况,更有甚者,哪怕有还款能力,但是浑水摸鱼,以假发烧等方式躲避还款,各类反催收手段花样百出。
另一网贷从业者也向北京商报记者讲述,此次疫情对行业影响最大的主要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由于公司借款人主要以工薪阶级、蓝领和做小生意的商贩为主,该部分人群收入本就不稳定,加上延期开工,严重影响收入,由此导致还款能力出现问题,同时也不乏借款人借机躲避还款,网贷平台逾期率上升。
在谈及疫情对于网贷行业监管有何影响时,一位接近地方监管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提到,“没有影响,还是按此前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相关部署在推进整治工作”。另一知情人士则向记者透露,当前,网贷机构仍以风险出清为主基调,早在年前就已经有数家机构在做退出计划,但很多机构因为疫情影响,目前还处于未复工状态,很多工作无法进行,可能在疫情好转之后,还将出现一波网贷机构退出潮。
网贷之家研究院院长张叶霞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资金端来看,由于许多企业开工延迟,营业收入受到很大影响,正常运营的平台成交量可能出现较明显下降;从资产端来看,借款企业或个人因经济收入的减少,还款能力下降,再加上催收行业无法正常开工的影响,行业逾期率可能会出现上升。此外,因目前工作的重点是控制疫情,平台退出的进度可能也会有所延迟,但退出仍是主流。
北京市网络法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科技与互联网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车宁同样指出,此次疫情对网贷行业的冲击主要表现在行业底层资产质量的下降、借款人还款能力的减弱,以及催收效果大打折扣。不过在车宁看来,从短期来看,对行业的实质冲击暂时不会显现,最大的影响还是来源于心理层面,以及对于行业后续的一些冲击。
负重谋转型
除了退出外,更多机构还在计划着转型一事,但疫情之下,大多机构转型进程被延缓。跟王敏敏一样从事网贷行业,但已对网贷行业不再抱有希望的还有肖乔(化名)。不过,他所在的公司在2019年就已经“去P2P化”,并转型成了一家以助贷为主的金融科技公司。肖乔告诉北京商报记者,由于疫情期间线下消费行为减少,依托线下消费场景开展的信贷业务受到影响,而迅速暴发的疫情则是金融科技平台线上开展业务能力的一次检验。
针对网贷机构转型路径,有监管文件曾明确,将引导无严重违法违规行为、有良好金融科技基础和一定股东实力的机构转型为小贷公司。对于极少数具有较强资本实力、满足监管要求的机构,可以申请改制为消费金融公司或其他持牌金融机构。而此次疫情的暴发,给转型计划中的机构当头一棒。一方面因未全面复工,平台转型进度暂缓,此外也给贷后工作造成了很大困难。正如车宁直言,“整顿收尾期遇到疫情,可以说网贷机构目前已处于负重爬坡的阶段”。
不过,车宁进一步指出,此次疫情对平台来说既是考验也是机遇,疫情之下,网贷行业基于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核心竞争力将会更加凸显,大众通过此次疫情,将会对互联网信贷有更高的认可和接受度,甚至会出现原来网贷机构无法获取的优质客户,因为资金缺口、经营困难等,从而将网贷机构作为资金获取渠道。不过这个机遇,只有现在经营状况比较好、且有较大股东支持的平台能抓住。
张叶霞同样称,行业确实会存在发展机遇,一是随着收入的下降,整体社会的借款需求有所增加;二是由于网贷行业的互联网属性,随着线下业务的受限,线上业务发展空间扩大,这一点对其后期转型也是一个机会。
“两条腿”走路
截至目前,网贷行业仍以风险出清为主基调。根据网贷之家数据统计,网贷行业累计平台数量为6612家,截至2019年12月底,正常运营平台数量下降至343家,累计停业及问题平台数量达6269家。一资深行业人士认为,343家现存平台这一数量预计今后还会继续大幅降低。
“坦率地说,目前全国在营机构所剩不多,后期将加剧强者恒强、弱者恒弱的现状,目前阶段存留下来的、运营更好的一些机构,资产分布比较均衡健康,经营状况较为稳健,且有较好的合作伙伴及股东资源,这一类机构未来发展可期,反之,则将加速退出市场。”车宁直言。
北京商报记者多方了解到,除了多数机构退出、部分机构转型之外,仍有极少数机构在等待进入试点,试图通过“两条腿”走路,一方面准备转型工作,另一方面则配合监管试点。“行业的马太效应将进一步加剧,具有优质资产端的平台竞争优势将更加凸显,资产端质量相对较差的平台,受借款端还款能力下降的影响,可能会加速退出。” 在张叶霞看来,值此期间,机构应重点关注资产端质量,做好风控工作,对于存量,应加强催收工作。
车宁则建议,从目前情况来看,坚守网贷领域的机构,应坚守信息中介定位,在这一前提之下,再去增强应对风险、资产定价等自身核心竞争力,以及提升技术、大数据等各方面实力。
而对于准备转型小贷机构的平台来说,因转型过程持续时间较长,一是在转型过程中不要被疫情及后续影响所打乱,更重要的是增强自身放贷能力,或者寻找优质资产,提升强化经营能力。对于正处在转型中的机构,则可以寻找优质合作伙伴,尤其是有保险或担保资质的股东,或是具有较强金融科技实力的合作伙伴,来增强自身实力。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