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奥运前的那场甲流,新婚刚两个月,作为疾控抽调的医务人员的她义无反顾地冲进了抗疫第一线;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暴发,她又一次冲到了前线,她是崔容芳,作为经开区社会事业局的一名党员干部,正在战疫路上完成从弱女子到“抗疫能手”的转变,用实际行动和大家一起为经开区守住了迄今为止“零感染”的奇迹。“这是我的使命感,也是为了求个心安。”她在用最朴实的心演绎着不朴实的抗疫故事。
1月20日,北京市吹响了疫情防控的号角。经开区第一时间响应疫情防控号召,社会事业局牵头成立疫情防控工作组。为人妻、为人母的崔容芳,顶着家庭重重压力,在腊月二十九将9岁的女儿独自送回山东后,不顾丈夫反对,乘坐最早一趟列车,于除夕夜连夜赶回北京,站在了疫情防控一线。
大年初一早上5点,刚返回北京几个小时的崔容芳接到同仁医院南院区的疑似病例报告,这是经开区医院接到的首起疑似病例,也是北京市首例疑似病例,如何转运、如何隔离、如何流调(流行病学调查)等一系列工作,对大家来说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崔容芳顾不得洗漱,立刻驾车冲到了单位,一方面是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另一方面是经开区尚不具备卫生行政职能的现状,社会事业局卫生人手极为短缺,仅有两位医学专业人员,除了年近花甲的领导,就只有崔容芳。面对严峻复杂的工作困境,崔容芳没有退路,当即将疫情防控工作揽在了自己身上,晚上10点多,崔容芳整理出了经开区第一版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提出了“部门联动、人群管控、医疗救治”等多管齐下的工作框架。这时,她才揉着酸痛的肩膀,开始吃当天的第一顿饭……
这之后的一个多月,崔容芳把这种工作状态延续到了重点人群摸排、社会人群防控、密接人员管理、企业复产复工等各项工作中,她手机7×24小时不离身,哪怕洗澡也要放在旁边,市级卫健委、区级卫健委的医政医管、卫生监督、疾病控制、经开区的各医疗机构、各职能部门、各街道、各企业……无论哪个单位,只要涉及卫生专业问题,崔容芳都会第一时间协调解决、耐心专业解答,因为扎实的专业知识与业务能力,同事们送了崔容芳“崔南山”的称号,更有同事把宣传海报里的“钟南山建议”P成了“崔南山建议”。
疫情以来,国家卫健委的疫情防控诊疗方案出了一版又一版,崔容芳紧跟北京市指挥,钻研学习方案,根据区里实际情况,把经开区的医疗处置方案也改了一版又一版。其中一次方案改过之后,崔容芳给同事讲解培训,同事表示听不懂,崔容芳说:“我会一直负责方案实施的,但是,万一哪天我咣当一声倒地了,得有人接上啊,所以你们一定得懂。”特殊时期,大家听到她这句话,哽咽了。
疫情暴发以来,崔容芳头上人生中第一次长出了白头发。长期熬夜的她有一天在工作中偏头疼发作,“只记得当时眼前一阵一阵发黑,后来一直在吐”。但是休息片刻后,她又重新返回了工作岗位。
疫情防控的工作,除了强度高、压力大,还经常面临着感染的风险。大年初四,医疗保障组需要去检查同仁医院南区的院内疫情防控及救治情况,男同事犹豫了:“我不太懂……”崔容芳明白,同事是因为不太了解有点恐慌,“没关系,我去吧,我知道怎么防护。”戴好口罩,她出发了,穿梭于医院各区域,一检查就是一上午。
工作上她拼尽了全力,对于家庭,更多的只能是愧疚。2月10日,企业开始复工,她的老公也重返位于山东的工作岗位,无奈之下,崔容芳开始带着女儿上班,当谈到年幼的孩子每天只能陪她一起加班、吃盒饭时,她湿了眼眶……
“疫情发生以来,崔容芳同志积极出谋划策,完善了区里的疫情防控工作布局,为经开区‘零感染’的奇迹作出了贡献。”这是经开区对她工作的评价,也是对她努力的肯定。作为一名党员干部,她和其他人一起,扛起了经开区疫情防控的大旗。
融媒体中心记者 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