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检监察7个专项小组督战防疫一线
“党建红”携手“志愿蓝” 战“疫”防线更牢固
机场服务专班人员工作日志
3上一篇 2020年03月20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机场服务专班人员工作日志

 

  一张桌子,几把座椅,再加上登记表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在新国展首都机场入境旅客转运集散点,一处标有“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的竖牌旁边,这些构成了经开区15人机场服务专班的临时工位。3月10日起,这支从经开区各部门、街道抽调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开启了24小时值守模式,严防严控经开区入境人员疫情防控的第一道关卡。记者通过电话连线,将采访内容以工作日志的形式记录下他们工作的点滴。

  3月14日 你好,北京新国展 

  记录人:商学彬 

  四天前,我就该这样跟你打声招呼了,只怪一切都开始得太突然,要忙的工作又太多,所以,直到今天我才能跟你说出这声迟到的问候——你好,北京新国展。 

  如果不是因为疫情,我们或许会以另一种方式见面吧,而我会站在观展的人群中,被你建成后的恢弘模样和现代化气息所惊叹。但3月9日的一通电话让这一切都被提前。为做好辖区的入境人员疫情管控,经开区成立了机场服务专班,而我有幸成为其中的一员。于是,次日上午的会议结束后,我便和小组成员一起坐上前往顺义的通勤车。 

  考虑到展厅内存在病毒传播风险,快到站时,我们在车内进行了“换装”,车里空间狭小,我们费了好一会儿工夫才把一身“行头”全部搞定,护目镜、口罩、防护服,从头到脚把自己包了个严实。但由于任务紧急,我们的防控物资还没来得及准备充分,防护服型号不全,这可让同组的哥们儿刘冰川吃了“苦头”。因为他个头高又有点胖,防护服对他就显得不那么“友好”了。但风险面前,他没有分毫抵触和抱怨情绪,而是继续认真工作,还承担起送入境人员回区的陪乘工作。 他的这份担当让我很受感动。

  在新国展,这样的担当每天无处不在。尽管工作何时结束、明天是否能休息、甚至何时交班永远是个未知数,但每双护目镜下的双眼都始终充满了斗志。 

  3月16日 新国展的凌晨寒风刺骨

  记录人:王伟

  由于工作需要,机场服务专班的排班每天都在变动,我们的生物钟也因此需要跟着随时调整。就在昨天下白班下午4点多到家后,晚上8点,我接到次日凌晨3点半到岗准备接人的电话,也不知是因为兴奋还是紧张,此后躺在床上一直是睡梦清浅,迷迷糊糊中就到了凌晨2点,于是穿上羽绒服,骑上单车我就出了门。外面黑漆漆的,夜里的风很凉,但可能困意让感官也变得迟钝,我竟也没觉得特别冷。 

  只是说到阳春三月的寒冷,我对新国展值守的夜或许有着更深刻和直观的感受。根据排班安排,我们小组上夜班的时候很少,但上了一次后,我就深深体会了夜班值守小组的不易。 

  每次上班,我们套好防护服下车后会穿过一段长长的路才能到达展厅,展厅是个开放的空间,入口处保持敞开着。到了晚上,寒冷就好像从四面八方涌入,而且随着夜色,越夜越凉。其实,我们来时带了保温杯,也灌满了热水,但因为防护服穿戴不容易,厕所又离得很远,去一趟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所以我们上班时都不敢多喝水。 

  而这还不是最让人难受的地方。为避免病毒感染风险,我们都戴着一次性胶皮防护手套,它让人不舒服的地方在于,由于不透气使手部很容易出汗,而在夜班时,手上捂出的汗就会随低温变得冰凉,然后继续贴在手上。整个晚上,无时无刻都在帮你体会着“手脚冰凉”这四个字的感受。  

  3月15日 随时保持一级战备

  记录人:杜彪

  用半小时时间交接班,做好入境返区人员信息登记,将区内乘客安全送回集中观察点……今天的工作内容照旧,全员也依旧随时保持着一级战备状态,一切都紧张有序地进行着,除了一个特殊的例外情况让我们有点措手不及。 

  今天,在我们小组的班次上接到一位特殊的入境乘客。她是中国国籍,从英国转机阿布扎比然后回国。不同的是,她此次回国是要到区内的一家企业入职,包里的Offer印证了她的说法,而她在京并无住所,暂由公司安排酒店。按照北京市对入境人口的管控规定,需与她所在单位的负责人一同接人。但难办的是,企业联系人告诉我们,受疫情影响,这家企业目前采取云办公,位于区内的办公地址尚未有员工到岗复工。 

  特殊时期,妥善安置入境人员十分重要。怎么处理?还好我们有工作微信群。这个群是专门为此次机场专班服务成立的,起初只有牵头部门,但随着工作推进及工作实际,群里加入了越来越多区内职能局的领导,随时在线帮忙处理、解决机场专班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尽管已是深夜,当我们将情况在群里发出后,负责企业疫情防控相应的职能局很快给出应答,经过商讨决定,由我们送这位入境女士到经开区的区级隔离点安顿。而为确保万无一失,当我们用专车护送这位女士到达酒店时,该职能局负责人也早已在酒店门口等候,亲自到现场接人。  

  3月17日 严防死守让病毒吃“闭门羹”

  记录人:田猛 

  最近两天发生的变化很多。一个是,北京市发布了关于入境人口疫情防控的新要求,自3月16日起,所有入境人员一律需送至集中观察点,举措越来越严。与此同时,我们接到的入境旅客越来越多,昨天就接到了30人,工作也变得比前几天忙碌了些。

  另一个变化是,在经过了一段服务试运行和调整后,我们参与机场值守工作的人数已增至15人,分为5组,每组3人,工作时长由原来的6个小时调整至8个小时,每天三班倒。也就是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可以倒班休息了。

  这些总体可以概括为,一切都在往工作流程越来越顺、越来越秩序井然的好的方向发展。

  这些日子,每天在展厅内看着被机场大巴运送来的乘客,会有很多感触。在这个作为入境人员分流的临时转送点,大家会因为病毒而感到焦虑,会为如何健康回家忙碌,但令人欣慰的是,大家对疫情防控工作的理解与配合,还有得到帮助时那句永不迟到的“谢谢”。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刻,我们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独的个体,而是以整体的形式存在,就如国展内张贴的“防疫无国界,事关你我他”宣传标语一样,我们大家都朝着严防死守,让病毒吃“闭门羹”的目标努力。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整理

 
3上一篇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