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身灰色运动装,背着一个同色系双肩包,手里捧着本夹着表格的文件夹……3月22日上午9点刚过,荣华街道的郑博远已准时出现在君安国际小区。自经开区在商务楼宇推行“双楼长”工作机制后,他在基层的抗疫战线也随着自身“双楼长”的新身份转移到该小区。
和他一样的“楼长”在区内还有很多。随着北京逐渐复工复产,一种由属地政府、街道一名干部和物业管理方一名负责人共同担任楼长,分别承担属地责任和单位责任的“双楼长”机制随之诞生。
优势资源互补
混合型楼宇管理更精细
镜头转向君安国际小区。这里属于混合型商务楼宇,共有7栋楼宇770多户,其中,50%为业主自住用房,20%为企业办公用房,还有30%因人员未返京等暂时空置。随着复工潮的到来,楼宇内企业成为小区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点内容。
小区物业管家郑辅超是郑博远的工作搭档之一,当天碰面后,两人一起开启“爬楼”工作模式,逐个对楼宇内企业进行上门检查。需要检查的内容有很多,记者在郑博远随身携带的文件夹最上面的“楼区企业主体责任”表格上看到,关于企业内部人员的防疫管理要点从是否成立疫情防控工作机构、是否张贴宣传材料,到是否设置体温检测专岗、满足人均2.5平方米办公区域等共计有14项。同时,为确保不漏查,这张表格背后还附着每个复工企业的企业名称、负责人、企业总人数及当前复工人数等详细信息的台账。
“每家企业都要对照14项查,包括复工人数是不是按照50%要求,我们都会现场数人头,发现有未落实的,我们会如实记录,督促企业迅速整改,并做好复查。”郑博远利用乘梯时间向记者介绍说。一直到中午11点半,“双郑”组合的工作暂告一段落。返回街道吃午饭前,郑博远还需要前往位于4号楼地下的物业办公室,找小区物业的总负责邢彦飞简单对接、交流工作情况。
在他看来,“双楼长”不仅充实了基层防疫人员力量,更重要的是双方的携手实现了优势资源的整合、互补,形成合力,使疫情期间遇到的很多问题得以快速解决。“比如我们发挥人员基础信息数据和服务优势,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数据的进一步完善,将更多精力投入到照拂返京人员的居家观察期生活;街道则发挥自身物资、智慧平台优势,帮我们解决出入证、帐篷物资问题,还有对居家观察人员智能化管理。”
园区防控加把劲
防疫复工“两手硬”
“门口现在有一个这两天到过天津和河北的企业员工,怎么办?”“有向物业报备离京信息吗?没有的话就不能进来,需回家隔离观察。”3月23日10点左右,刚从康盛工业园园区门口结束检查,进入企业进行日常防疫检查的张啸锟和搭档段海红接到门岗反馈,说门口有突发情况,员工反映只短暂在河北和天津逗留过,并没有长待,张啸锟和段海红在大致了解情况后,根据近日关于返京人员的管理办法,做好相关台账记录,随后和企业联系,商量该员工的安置问题。
3月23日早上7点半,两人像往常一样准时来到园区东门,开始巡查早高峰园区进出情况,车辆、人员出入证检查,“健康宝”信息核实,人员近期活动轨迹,体温检测……随着车流、人流逐渐减少,两人看下时间,已经快10点了,“走吧,去检查企业”。刚到企业,两人就遇到了上述情况,快速解决完此情况后,两人接着开始逐个进行企业员工人数、温度、企业消毒记录等各项日常检查,无死角、无遗漏地全面巡查完毕后,两人将情况记录在账,随后上报相关部门。
这就是综合执法局张啸锟下沉康盛工业园和园区物业人员段海红根据经开区园区楼宇防疫相关要求,担任“双楼长”之后每天工作的缩影。
“其实一开始工作开展得并没有这么顺利。”张啸锟回忆,前期开展园区防疫工作,问题有很多,其中2月17日,在检查一家企业时发现,企业登记复工人数为17人,实际办公人数却有18人,核实后发现此人为外地返京,属私自进入园区,而且情绪较为激动,拒不配合,张啸锟第一时间告知该员工疫情严重性及需要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并针对这一防疫漏洞,将情况上报相关部门,责成企业劝导该员工居家隔离,并要求园区其他企业保证每日准确数据,不瞒报、不作假,对园区人员、企业人员,对疫情工作负责,并每日不定时多次检查企业情况,确保了园区“零感染”,筑牢了园区防疫网。
“‘双楼长’制实行以来,为园区张贴防疫宣传海报、按照要求解决企业复工复产物资需求,严查企业防控措施等各项措施的实施,为园区的防疫工作很大程度上提供了帮助和支撑。”北京佳洁鸿运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双楼长”制的实施,提高了园区防疫效率和纠错率,园区疫情防控管理工作明显更加规范,也更加到位。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 刘娜/文 刘娜/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