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彭慧)疫情防控期间,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需求爆炸性增长,众多的行业和领域成为新技术的重要试验场。3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20余款人工智能系统应用在湖北武汉等抗疫一线以及全国数百家医院,服务人群包括疑似病例和就诊病例,达到数十万人次。
“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巩固这些创新的成果,制定出台相关产业的数字化转型政策,加快数字化转型的步伐,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动能。” 工信部新闻发言人、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谢少锋在会上透露。
具体而言,一方面将加大数字新基建的建设力度,充分发挥5G、数据中心、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的头雁效应。
谢少锋表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是支撑未来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型基础设施的重心和基础。他重点介绍了两个方面:一是在基础软硬件方面,我们将实施国家软件重大工程,集中力量解决关键软件的“卡脖子”问题,着力推动工业技术的软件化,加快推广软件定义网络的应用。二是在云计算方面,我们将提升云平台基础设施的能力,完善计算、存储、网络、安全防护等云服务,深入推动中小企业上云,促进大型企业、政府机构、金融机构更多的信息系统向云平台迁移。
“目前来讲,截止到去年底,我国5G基站已有13万个,今年还要进一步加大建设力度。”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长韩夏进一步指出,将推动基础电信企业以5G独立组网为目标,加快推进主要城市的网络建设,并且向有条件的重点县、镇逐步延伸覆盖,鼓励地方政府加大政策支持,做好5G的站址资源、用电和频率等保障,对于支持力度大的地区,基础电信企业还要加大投资,优先开展5G建设。
同时,工信部方面还将加强系统的布局,组织实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行动计划,制定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应用关键急需的标准,推动企业上云、用云,全面深化研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等环节的数字化应用,培育数据驱动型企业。并通过打造系统化多层次的工业互联网平台体系,促进大中小微企业融通发展,提升整个产业的整体竞争力。
韩夏介绍,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当中,加快工业互联网、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是兼顾短期有需求和长期有效供给的重要选择,工业互联网作为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领域,既有巨大的投资需求,又能撬动庞大的消费市场。
日前,工信部印发了《关于推动工业互联网加快发展的通知》,从六个方面出台了20项举措,以推动工业互联网发展。据中国信通院最新预测,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的经济增加值规模是2.13万亿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3.1万亿元。
据了解,未来工信部方面将着手从三个方面入手推动在疫情防控中催生出的新型消费、升级型消费,加快成长和培育经济新动能:一是优化政策环境,针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行业和领域推动加大税收金融的支持力度,助力企业渡过难关;二是采取包容审慎态度,培养各类新模式和新业态,稳定市场预期,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三是探索建设新型信息消费的体验中心,推动传统商业体转型升级,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消费载体,利用信息技术突出地方特色,完善消费业态。
此外,韩夏还透露,在境外的疫情形势越加严峻的时候,3月6日起工信部在“通信大数据行程卡”上上线了境外到访地的查询功能,可以对手机用户前14天到访的境外国家或者地区的信息进行查验。
韩夏表示,在通信大数据分析使用当中,注意个人信息保护的问题,也依据个人信息保护的有关法律法规,严格落实数据的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的相关措施,按照最小化的原则来收集数据,并且在数据的流转、使用等各个环节对数据都进行脱敏处理,严格落实隐私保护的要求,而且还设计了数据防攻击、防泄露、防窃取等安全技术手段,确保相关的数据安全。截止到目前,通信大数据的分析还没有出现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