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形势较往年更加严峻。”在4月21日召开的发布会上,人社部相关负责人坦言。最新数据显示,一季度末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3.66%。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5.9%。
尽管从数据看,3月末的就业情况较2月末略有好转,这得益于各地复工复产的快速推进。不过,随着毕业季的临近,加上国际疫情对外贸加工企业的冲击显现,我国就业领域将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迎来真正的挑战。要知道,今年应届高校毕业生有874万,同比增长了40万。而受疫情影响,不少企业为缩减开支选择休克疗法,即便是招聘,门槛也较往年更为严苛。而外贸企业向来是吸收就业人口的重要部门。
一头关乎宏观经济,另一头牵连民生冷暖,是“晴雨表”,更是“压舱石”,就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论是中央提出的“六稳”或是“六保”,就业一直摆在首位。在疫情冲击下,失业风险大大提高,国常会甚至提出,“只要今年就业稳住了,经济增速高一点低一点都没什么了不起的”。
政策信号再清晰不过了。关键问题在于,稳就业该怎么稳?尽管全国企业复工率已经接近100%,但由于缺乏订单、产业链供应链等阻梗,产能利用率依然偏低。甚至部分企业现金流极为短缺,而不得不采取裁员等方式渡劫。
从政策取向看,稳就业政策可以分为两个维度,一是保重点就业群体,二是促企业稳岗。
继中央提出“六保”后,就业导向更加突出“保”字。从现阶段看,重点人群至少有两类,首先是低收入群体,尤其是在脱贫攻坚决胜之年,保障贫困人口就业脱贫尤为关键。其次则是高校毕业生群体。
4月21日召开的国常会强调,国家重大项目建设优先安排贫困劳动力务工,扩大以工代赈投资建设领域和实施范围,进一步将失业保险保障范围扩大至城乡所有参保失业人员等,目的就是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和兜底力度。
对高校毕业生而言,中央和地方层面已经出台了不少保障政策。例如,《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强化稳就业举措的实施意见》提出,国有企业今明两年连续扩大高校毕业生招聘规模。多个地方公务员岗位则进一步向高校毕业生开放。
然而,仅仅凭借国企、事业单位无法消纳庞大的就业人口,按往年统计口径,90%新增就业人口在民营企业。归根结底,稳就业必须让国民经济正常运转起来。因此,让企业尽快恢复生产,促进企业稳岗,是解决就业难题的必由之路。
稳企稳岗,一方面在于纾困企业,通过发放补贴、畅通融资渠道等形式,维系企业现金流。另一方面,则在于深入挖掘内部需求。国际疫情尚未得到控制,外部环境更加恶劣,要做好长期应战的准备,应当充分发掘国内市场潜力,把财政资金用在刀刃上,加快补短板,释放更多的就业岗位。同时,有针对性地进行劳动力培训,提升人员素质,以适应升级换挡的产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