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葡萄酒的借贷纠纷,究其根本源于销量问题。近日,宁夏原歌酒庄发布公告称,根据《全国中小股份转让系统业务规定(试行)》,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决定同意原歌酒庄的股票终止挂牌。值得关注的是,原歌酒庄于2017年先后陷入两笔借贷纠纷,涉诉金额累计840万元。而威龙股份、中葡股份也曾先后陷入多笔金融借贷的困局,致使相关资金被冻结。目前,在进口葡萄酒的冲击下,中国葡萄酒行业处于深度调整期,导致国产葡萄酒从销量到体量一度萎缩。在业内看来,葡萄酒企业借贷纠纷的背后,是资金亏空的表现,所谓“销量好”也只是表面光鲜,大部分产品是用来抵偿贷款而并未进入市场渠道。
现金流吃紧
据原歌酒庄披露的公告显示,原歌酒庄于2017年先后陷入两笔借贷纠纷,涉诉累计金额840万元,而公司也因出具了股东大会决议承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随后,原歌酒庄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田生良持有的1180万股股份被司法冻结,酒庄的公司宿舍、办公用房、生活用房、1号库房、酒窖也均被查封。值得关注的是,被冻结的1180万股股份占据公司总股本的35.15%。
在业内人士看来,新三板的门槛很低,大多数公司都可以上,但并非上市就可以圈钱。原歌酒庄缺乏运营,资产规模也很小,并非宁夏的代表性酒庄。做酒庄是需要长期投入,短期内没法变现,自身造血能力亦无法解决此问题。
不过,“借贷纠纷”在葡萄酒企中并不罕见。去年9月,威龙股份实控人、控股股东王珍海因涉及多笔金融借款及民间借贷纠纷,所持上市公司股份被全部冻结。同时,王珍海又因违规担保金额达2.5亿元,导致威龙股份股票被实施其他风险警示,2019年收入大幅下滑,其他融资渠道受限,导致部分贷款逾期。此外,中葡控股股东国安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所持股份,在去年历经20轮冻结及轮候冻结,而主要原因同为金融借款合同纠纷。
资深葡萄酒从业人士李欣新告诉北京商报记者,葡萄酒企业为了获得现金流,通过股权质押等方式进行借贷,到期难以偿还或被冻结。同时,国产葡萄酒的销量并非看上去的光鲜,部分葡萄酒企的产品并未进入市场流通,大多用来抵押债款,而这会形成很大的经营隐患。
经营负重
原本存在感极低的宁夏原歌酒庄,尚困于业绩低谷中,再因债务被查封酒窖而陷入经营低洼。根据原歌酒庄发布的公告显示,2019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108.69万元,同比下滑11.6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98.49万元,处于亏损状态,且亏损金额高于营业额。
在市场上,原歌酒庄的身影也鲜少出现。北京商报记者走访北京多家商超发现,葡萄酒区多为常见的长城、张裕等葡萄酒,并未有来自原歌酒庄的产品。此外,北京商报记者通过天猫、京东等平台搜索,也并未发现该酒企的产品。
而原歌酒庄在经销商的印象中,也多为“缺乏运营,贷款多”等评价。一位葡萄酒经销商透露,原歌酒庄的市场活跃度不是很高,少有市场推广,跟酒商的关系也不密切。而且原歌酒庄融资和贷款比较多,品牌营销能力薄弱,业绩也一直处于亏损状态,因此酒企也不会选择其产品。
性价比之困
中国酒业协会数据显示,国产葡萄酒行业经过2001-2012年的加速发展阶段后,自2013年进入调整期。2014年、2015年短暂回暖后,2016年起再次出现产量、销售额、利润等指标三连跌。历经2019年的深度调整,葡萄酒企的业绩仍难见起色。
北京商报记者翻阅多家葡萄酒企财报数据发现,在12家上市挂牌葡萄酒企中,有6家出现亏损、6家净利润下降、8家营收下滑,亏损面达到50%。其中,王朝酒业亏损最高,达到7294.3万港元,通葡股份、威龙股份以3131.47万元和2586.51万元的亏损紧随其后。
李欣新坦言,国产葡萄酒长期在低价位段竞争,但伴随市场上葡萄酒的增多,消费者的品鉴和消费观念逐渐成熟,国产葡萄酒的“价格牌”难以令消费者买账。由于葡萄酒是舶来品,且文化根植于欧洲,进口葡萄酒在文化上已经占得先机。同时,进口葡萄酒性价比远高于国产葡萄酒。
李欣新进一步强调,相较于进口葡萄酒,国产葡萄酒竞争力难以抗衡,一方面来自于品质,另一方面来自于市场布局规划。高品质的葡萄酒需要长期培植和酿造,“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借贷的现金流只能救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流转问题,只有真正的销量才能带来健康的现金流,当销量难以提升,企业资金流不能形成闭环,依靠债务支撑运营风险很高。
北京商报记者 刘一博 魏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