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院落里绿草如茵、花枝繁茂,街角咖啡厅弥漫着旧时光的味道……这是天华园三里社区居民林燕用画笔在纸上绘出的恬静生活。今年初的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很多人的生活节奏,但她这段时间的居家抗疫生活却并未因此变得枯燥,这得益于她所在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陆续开展的系列云文娱网络课程,不仅丰富了她的精神文化生活,也让她掌握了一技之长,成为她生活的重要“加油站”。
和很多老年人一样,退休后的林燕疫情期间待在家里的时间要比年轻人更多。响应号召宅在家抗疫的这段日子,她除了时刻关注全国疫情,就是每天做做家务、练练字。直到今年3月,荣华街道在微信公众号推送了一条彩铅画培训课程招募的信息,让她的生活开始增添了色彩。看到消息后,从小就喜欢画画的她第一时间就报了名,接着在家开启了一段“云端”学习旅程。每周二、周四上午9:00-11:00,她都会准时在家打开手机,跟着微信群里的学员们,一起跟着街道邀请的专业彩铅画老师学习绘画技巧。老师讲得很细致,16次课从建筑物的绘画线条、颜色搭配等方面分步骤教学,并线上点评作品,与大家交流。
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林燕的绘画技巧进步很快,家里画完的习作让她感到满足。更让她欣喜的是,彩铅画开班期间,街道又开设了书法研习班,于每周一、周四上午9:30-11:30,同样以线上授课的形式带领居民领略《勤礼碑》楷书、《圣教序》行书的魅力。而为不错过两个班课程,当授课时间冲突时,60多岁的林燕也学着年轻人的时髦,同时使用手机、电脑上课。她感慨地说:“这段时间我的生活特别充实,也圆了儿时的画画梦,特别感谢这样的文化活动!”
和她一样的学员在群里大有人在。据荣华街道社会动员中心李崇伟介绍,疫情期间开设的书法、彩铅、工笔画三门课程,累计参与居民人数达到1000人左右,而这还是为确保学习质量采取人数限制后的学员数量。为弥补未成功报名居民的遗憾和学习需求,社区又衍生出不少热心居民。和林燕同社区的学员老宋当起“知识搬运义工”,将自己在课上学到的技巧传授给社区里其他爱好书法、绘画的邻居。“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推出了青少年端午节手抄报、‘悦己新课堂·战疫新能量’社区大讲堂等网络课程及多种线上活动,让新时代文明实践所发挥的作用覆盖更多人群。”李崇伟补充介绍。
与此同时,各社区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也在动员志愿者力量,为居民居家抗疫增添力量。在卡尔百丽社区,花甲志愿者田凤英从2月就开始戴着花镜,通过微信群为居民们开展工笔画指导、教学;社区小合唱队、舞蹈队、摄影队等居民自治组织,也纷纷组织居民们开展各类线上文娱活动。在天华园二里社区,社区评剧社先后组织的20期防控疫情音、视频居家演唱会,通过322个文艺节目为疫情防控工作加油助威,也帮助社团成员活跃了生活气氛、克服了焦虑,更好地适应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生活。
而街道、社区推出的系列线上“文化大餐”,只是经开区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作用,助力辖区疫情防控的一个缩影。记者从北京经开区宣传文化部了解到,疫情期间,经开区在抓好各项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也不断发挥区内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及各所、站作用,结合辖区企业职工、居民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实际需求,创新方式、方法开展抗疫作品线上征集,发挥资源优势,联合北京京剧院推出京剧《许云峰》“云首演”、组织“走遍新城 文化交融”庆祝建党99周年系列文化活动等各类丰富多彩的文娱活动,满足辖区群众在疫情期间对精神文化的需求。
同时,北京经开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还发挥辐射、联动作用,带动各所、站在区内企业园区、社区开展“爱国卫生月”、“周末大扫除”、在职党员“替岗行动”,发动志愿者做好防疫宣传等,为辖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有力支撑。
融媒体中心记者 于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