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做一线工作法的模范与表率
一碧千里 经开区奏响“绿色”交响曲
特别的爱给特别的你——总工会慰问疫线工作者
团工委主题团课解锁“价值交换”模式
经开区移动源排放合格率增长
信访举报渠道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07月15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碧千里 经开区奏响“绿色”交响曲

 

  布一片绿,美一座城。从国家级的“生态工业示范园”“绿色工业园区”到当前申报的市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从各大公园的改造、绿色建筑的打造再到群众的绿色生活方式……经开区建区至今,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高度重视生态建设,一直迈着“绿色”的发展步伐。

  建区20余年,开展环境质量监测20余年。经开区早在建区之初就开展了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保证建设规划的合理性,指导建设完善的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先后被国家授予“生态工业示范园”“绿色工业园区”等称号。2019年,经开区万元GDP能耗0.14吨标煤、万元GDP水耗4立方米,均达到全国领先水平。“在建区之初我们就深刻认识到生态文明建设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持续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努力将经开区打造成为一座宜居的‘绿色之城’。”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

  打造绿色经济新坐标

  近两年,随着“无废城市”建设,经开区更加大力度将“绿”进行到底。引进“绿色建筑”,申报“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腾退污染企业,一引一申一退,为产业发展布下了绿色底色。

  “2014年企业工程产量为每月9万片,全年用电量8.7亿度,但2019年,月产量15万片,用电量反而降到7.9亿度。”京东方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据介绍,京东方8.5代线建筑从建设之初就考虑到绿色建筑要求。其中,8.5代线厂房光伏发电工程为目前北京市最大的单体厂房屋顶光伏项目,也是目前北京市最大“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该项目在绿色建筑设计、运行、效果等方面的成果得到专家组的高度评价和认可。绿色建筑为城市节能降耗,去年,经开区完成了3项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化改造,面积涉及36.5万平方米。

  目前,经开区汽车制造业和电子信息产业的龙头企业已经构建了完整的绿色供应链,通过发布并签署绿色承诺书、建立驻场供应商绿色服务标准、开展供应商碳排放核查、设立绿色管理绩效等带动全区超过50家配套企业以及国内外百余家企业工业固废的优化管理,实现95%以上供应商的提升整改。超过95%的供应商获得ISO14001体系认证并成为绿色供应商。在实施绿色供应链管理的基础上,经开区鼓励生产企业建设绿色工厂。通过优化厂区设计,预留可再生能源应用场所和设计负荷,合理布局厂区内能量流、物质流路径,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建设改造厂房,实现用能结构优化。要求企业建立资源回收循环利用机制,采用先进适用的清洁生产工艺技术和高效末端治理装备,推广绿色设计和绿色采购,开发生产绿色产品,不断提升自身生产的绿色水平。

  目前,区内已有3家北京市级绿色供应链企业获批、10家绿色工厂获批。针对工业污染企业,去年经开区继续腾退一般制造业和高污染企业,淘汰了4家企业污染工序,实现了“散乱污”企业动态清零。

  生态扩绿打造生态绿肺

  树上,枝繁叶茂;地上,野花芬芳。在凉水河东岸的滨河公园内,记者看到各种各样的花儿已经开放,红的、黄的、紫的……应接不暇。河岸上,绿草如茵、杨柳依依。步道上,不时路过行人,散步的、骑行的,十分惬意。

  凉水河滨河公园、通明湖公园……这些群众家门口的公园都是经开区近两年开工建设并陆续开园的。据介绍,凉水河公园二期建设在河岸打造了花海景观,种植了金鸡菊、美人蕉、白玉簪、红运萱草、千屈菜等50余种地被花卉,打造一片花的海洋。同时,河水通过大水车及引水渠引入花海,最终流至湿地净化,凸显出海绵城市的理念。通明湖公园于去年开园,水域面积43公顷,在湖面和护坡上密集种植了黄菖蒲、水葱、水莲等十余种水生植物,不仅可以为白鹭等水鸟提供优质的栖息环境,还能净化湖水水质,有利于小鱼小虾的繁殖。通明湖占地73公顷,是路东区最大景观湿地。围绕湖面,建设了总长度5.2公里的健身步道,对于周边群众来说,这里是天然氧吧。

  “以前凉水河的水质不好,没想到现在水变清了,连周边环境都变好了,成了一个大公园,每天吃完饭都过来遛弯,特别惬意。”“通明湖公园这片地,以前是个蓄洪洼地,现在却芳草依依,我每天带孩子来玩。”……在公园里散步的群众们,无不感叹身边生态环境的改善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

  把“绿”种到群众心里

  今年3月16日,博兴街道赢海庄园社区全面铺开垃圾分类工作,通过探索“撤桶并站”垃圾分类新模式,营造垃圾分类良好氛围,实现垃圾分类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社区居民罗阿姨说:“虽然‘撤桶并站’只能定点投放,没有以前扔垃圾方便了,但这样能让大家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我觉得特别好,这样也能促进垃圾处理的良性循环。”不仅仅是该社区,在经开区,每个社区都采用不同的方式宣传垃圾分类、开展垃圾分类工作,垃圾分类意识逐渐走进了群众心里。

  “现在,经开区示范性社区的垃圾分类参与率达100%,正确投放率超过90%。”经开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去年以来,经开区探索“互联网+源头分类”、积分奖励等模式,调动居民垃圾分类积极性;管委会率先推行集约化办公模式;区内大型超市拒绝提供一次性塑料包装等,不断为经开区群众搭建众多类型的绿色生活方式新场景,将绿色的生活理念植根到群众日常生活。

  经开区选择了绿色发展之路,绿色发展又给经开区注入了全新动力。未来,“绿色之城”经开区将会创造更多可能。

  融媒体中心实习记者 卢金曦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