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酵数日的“小学生研究癌症获奖”一事终于等来了官方回应。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秘书处7月15日称,已成立专项调查工作组进行核查,“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大赛评审规则与程序,强化监管机制”。当日晚间,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组委会宣布撤销该生奖项。
段位直逼硕博水平的“基因研究”出自六年级小学生之手,孩子父母恰好从事该研究并担任指导老师,种种蹊跷,核查是必须的。
但仅仅核查“个案”是不够的。据新华社旗下媒体调查,这项赛事中不少获奖项目都达到了硕士乃至博士水平,有的项目甚至用上了中科院研究员都难以申请到的大科学装置。这些项目的一个特点在于,作者和指导老师的血缘关系。
当鼓励创新变成了“学术拼爹”,重新审视赛事规则,更是必要之举了。
诚然,“学二代”有着得天独厚的学术环境,近水楼台,能够更容易发掘科研的兴趣所在,在相关比赛中脱颖而出也并非奇事。不过,科研项目明显超过能力所及,为求拿奖而由家长代为“枪手”,无异于“拔苗助长”。
人是逐利的。家长们亲自“披挂上阵”,无非是看中了赛事背后的晋升机遇。尽管教育部已明确特长生、竞赛生培养与升学加分全面脱钩,青创赛这类隐形加分项依然顽固。
走了样的“初心”有机可乘,评审流程脱不了干系。普通吃瓜群众都能看出来的“荒诞”,评委们给小学生颁奖的理由又是什么呢?
学术造假往往离不开圈子文化。近年来频频曝出的学术造假事件,皆同此理。“卖人情”最终让严肃的科研陷入自娱自乐的恶性循环。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反之,从小以功利之心和“抄袭”培养起来的少年,会长成什么样子?道路千万条,做人第一条。学术造假低龄化足以令人警醒。
造假不独独存在于学术圈。如果说科研造假多少还有块学术为名的遮羞布,权力的直接介入则更为赤裸裸。仝卓篡改应届生身份则是典型。而不公平的代价可能是一个普通人家孩子的一生。
腐败背后存在权力寻租。不论是学术权威还是政治权力,实现造假的途径不一,共性都在于制度的不透明。斩断寻租之手,打破灰色空间,公开透明永远是良方。
从更深层次而言,越来越普遍的造假冲动来自于全社会的普遍焦虑。更大尺度的社会环境正在成为精致利己主义者的温床。人们对阶层下滑的担忧,超越了自身,蔓延到孩子身上。喊了多年素质化教育,结果却是童年的消逝。
救救孩子,也是救成年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