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庆】
打造一线两城三园四区八景空间布局
近日,《延庆区长城保护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正式审议通过,将围绕一线、两城、三园、四区、八景的空间布局,全面启动延庆2020年长城文化带建设。
据了解,《行动计划》共确定重点项目51项,其中一线即长城本体线;两城即延庆古城和永宁古城;三园即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八达岭段)、大庄科红色遗址公园、长城文化创意产业园;四区即海陀山麓冬奥文化体验区、妫川河谷农耕文化体验区、百里山水画廊生态文化体验区和九眼楼长城文化体验区;八景即明清以来盛传的妫川八景。
值得一提的是,列入《行动计划》的67-69号敌台及边墙抢险加固工程、实施长城沿线革命文物保护整治工程、举办第二届北京八达岭长城文化节,以及八达岭、九眼楼长城精华片区的重点工作也被列入了市文物局发布的《长城文化带建设组2020年度折子工程(征求意见稿)》之中。
据延庆区文物管理所所长李静介绍,2020年,延庆区将首先突出遗产保护,按照排险优先的原则,确定11项抢险任务,岔道城、榆林堡城、东红山敌台、东白庙城、刘斌堡城等局部险情将得到有效解决。突出重点片区,以居庸路八达岭片区、黄花路九眼楼片区、大庄科片区、冬奥片区及妫川河谷片区五大片区为重点,启动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八达岭段)建设工程、九眼楼长城文化体验区建设项目、大庄科红色遗址公园建设项目,加大“长城脚下的冬奥盛会”(延庆赛区)文化组团文化挖掘研究和保护利用展示,以及妫川河谷农耕文化体验区建设和历史文化研究。
此外,在长城保护项目策划和推进过程中,还将注重长城文化与红色文化、生态文化的融合贯通,以及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的同推共促。
【密云】
打造长城文化精粹集中体验区
密云拥有北齐长城、明长城(蓟镇长城)等长城遗址,是北京市辖区范围内长城文化遗产资源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类型最丰富的地区,而在长城文化带建设方面,也着手打造长城文化精粹集中体验区。根据《密云分区规划(国土空间规划)(2017年-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指出,要全面落实长城历史文化遗存的保护要求,保护历史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长城文化带古北口路核心组团片区(含古北口主景区、司马台景区、金山岭景区和西沟景区)与长城沿线历史资源保护相结合,以展现长城文化为核心特色,保护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抗战地,加强长城遗产、相关文化资源和生态资源的系统整合,增强长城文化带的发展活力。
同时,以古北口镇为重点,与古北口村、潮关村、河西村、白马关村、遥桥峪村、吉家营村、令公村、小口村和黄峪口村的传统村落风貌保护相结合,挖潜长城沿线重要民俗文化资源,深耕民俗旅游服务,实现环境品质和城乡功能的全面提升,打造长城文化精粹集中体验区。
据密云文旅局方面此前介绍,密云准备在古北口打造长城文化精粹集中体验区,对古北口镇河西村、潮关村进行文化提升,和古北水镇形成差异化发展,体验区预计在年内完成规划。河西村有130多个姓氏,潮关村也是古村落,两个村历史底蕴深厚,未来将挖掘当地文化,为游客提供独特的旅行体验。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
【石景山】
把北京冬奥会作为提振消费的有力抓手
自冬奥会筹办进入“北京时间”,石景山区的文化旅游消费也进入发展快车道。2019年8月落地了促进消费升级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行动计划,将依托老旧工业区地缘优势,升级改造首钢园区、热电厂和游乐园等项目设施,借势布局文化旅游产业活动。紧随其后,《石景山区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保护发展规划2019-2035》于2019年9月发布。根据规划,石景山区把文化传承保护利用放在北京建设全国文化中心的大局中考虑,将深入挖掘八大处-模式口历史文化、首钢工业文化、西山永定河生态文化、八宝山红色文化、创新创意文化和冬奥冰雪文化的深厚底蕴,凸显西山永定河石景山段在首都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中的特殊地位,打造首都文化传承发展示范区。
石景山区区委书记常卫曾表示,2019年及2020年两年是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将把举办冬奥会作为提振消费的有力抓手。2019年首钢园区完成投资达35.9亿元,实现纳入规模企业统计申报26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10.1亿元,同比增长50%;预计今年还将完成固定资产投资90亿元,其中建筑安装工程费20亿元,同比增长100%。
在刚刚过去的7月,石景山区“推进全国文化中心建设暨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强调,以重大项目为抓手加快推进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建设。
【海淀】
围绕“一村三山五园”发挥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
为了推进海淀区属国有企业改革,完善国有资本布局,提升海淀文化软实力并为科技发展提供“硬支撑”的重要内容,北京海淀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于2019年揭牌成立。海淀区区委书记于军表示,海淀区成立文旅集团,契合了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趋势,为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打造核心竞争力和创新品牌提供了全新机遇。
据介绍,海淀文旅集团秉承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理念,围绕“一村三山五园”建设,创新思路举措,完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文化科技融合“新动力”作用,提升文旅产业的现代化水平,促进文化旅游产业提质增效,为建设中关村科学城贡献智慧和力量。计划于近期开发推出“三山五园”文创产品,筹划建设“三山五园”数字文化展示中心,打造海淀特色文旅IP。同时,通过挖掘创新文化元素,把海淀剧院改造成为中关村科学城文化新地标,展现优秀文化科技成果。
除了在产业上的谋新,海淀区于今年7月发布了《海淀区“水清岸绿”行动计划(2020-2025年)》。海淀区水务局局长马光耀介绍,按计划,到2025年,海淀区将建设万亩蓝绿交融的生态水乡;增加千顷水面,水面覆盖率由2.6%增加到5.2%。
【房山】
打造地质遗迹特色的国际旅游休闲区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房山段)保护发展规划》于2019年9月预公开,并广泛听取社会公众意见。规划指出,通过从保护建设、创新发展和社会共享三个层面,实施世界级文化瑰宝、高标准生态保育、全域化休闲旅游、高精尖文化产业、共享型文化服务五大任务,通过推行专班化推进、项目化实施、企业化运作、开放化合作、多元化投入、动态化评估六大机制,打造形成“一轴两廊三团多点”的大文化发展格局,全面建成历史文化和地质遗迹相融合的国际旅游休闲区。
房山全域纳入西山永定河文化带范围内,约占其总面积的44.79%,拥有文化带上最早的世界地质公园、唯一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2个市级风景名胜区。
据房山区发改委方面介绍,西山永定河文化带房山段保护发展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资源转化水平不高,存在开发水平不高、资源整合不够、产品价值不高、模式渠道单一、国际化程度不强等问题。二是资金投入压力较大,急需探索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三是发展动力要素缺乏,支撑文化资源创新开发投资运营的龙头企业和领军人才不足,缺乏国家和市级重大项目带动。四是体制机制创新不足,需要完善构建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