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培养消费习惯 形成共情教育
融合:做好生态文保与商业开发的协调
产品:深度体验产品设计决定留客时长
利用:文化带建设应打破“可复制”限制
内涵:将文化氛围融入景观设施中
下一篇4 2020年08月04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开发:培养消费习惯 形成共情教育

  张景秋 | 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副院长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可以算是属于北京市民的文化带,与城乡生态、市民生活紧密相连,关乎当地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长久以来,京西的古道、聚落、习俗,经过自身的自然孕育和人类活动有机融合之后,形成了独特的人文风情和地域景观。现阶段,曾经繁盛时期的一些职能慢慢被弱化了,但汇集、沉淀下来的资源承载着北京的历史文化和乡愁记忆,是北京、更是首都的宝贵财富,需要保护、盘活、重塑。新时代的京西古道可以打造成西山永定河文化带上的景观道、健身道、骑行道、文化探寻道……最终形成一条“文旅廊道”。

  涉及这条文化带上更多文旅消费产品的开发,我认为首先要和消费者形成“共情”,第二要注重“养成”, 第三是要有美育塑造的功能,通过文旅消费,与自然、遗产、文化共情,养成对家乡、对城市、对祖国的热爱。

  西山永定河文化带同时是北京的历史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有机融合的代表性区域。要依托首钢近现代工业遗产文化区这样一个重要的文化功能区来打造新首钢后工业文化体育创意基地,以中关村自主创新示范带动北京的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以提升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能力。总的来说,未来应该以文化科技融合发展为主导,有效地盘活空间存量和资源,建设新型城市文化空间,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助力北京全国文化中心的建设。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