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庄:垃圾分类的社区画像
2020年08月07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二里庄:垃圾分类的社区画像

 

  · “熟人网络”线上渗透 ·

  “二里庄社区有个特点,它是个老旧小区,里面住的大部分是老街坊,这样比较容易形成熟人网络,会更好开展宣传工作。”李紫莹说。今年5月条例出台后,二里庄社区桶站志愿者数量已从个位数发展到61人。他们每天早晚各一次,值守在社区垃圾桶旁,指导监督居民们正确投放。也正是基于熟人网络,线上微信群火速建成。

  魏立打开手机,微信界面陈列着十几个群,这是他们的线上联络阵地。

  据介绍,全社区16栋楼共有15个微信群,其中有两栋居民楼因人数较少而没有独立建群。他们在每栋楼选拔出楼门长,再逐一将楼栋住户发展进群。居民们把看到的垃圾分类新鲜事都分享在群里。若是分得马虎,该楼栋的桶站志愿者也会在群里发提醒。“据观察,4号楼居民参与分类的比率最高,我们分析一方面是由于这栋楼楼门骨干志愿者最多,而其物业单位也高度负责,派专业物业人员时常值守在桶站旁。”

  除了志愿者人力值守,社区还与浙江联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合作,在住户数量较多的个别楼栋前安装了电子智能回收设备,每户居民都有积分卡,投放积分,凭分兑奖。

  今年6月,社区发起线上楼宇调查。经粗算,通过党员云承诺、入户宣传和租户手签承诺书等方式,这场垃圾分类行动的参与知晓率达100%,满意度达83.5%,厨余垃圾投放率80%多,裸投率60%。

  6月29日,市城管委再发布《北京市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管理暂行规定》,明确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据介绍,目前社区内厨余垃圾分出量由最初的2桶/日增加到平均20余桶/日,最多时达到27桶。

  · 借势旧改嵌进社区规划 ·

  事实上,二里庄社区垃圾分类的快速铺陈,有集体智慧,也借了北京全城改造的东风。“巧合的是,垃圾分类遇见了老旧小区改造。于是,行动被顺理成章地嵌进二里庄的社区规划里。”魏立坦言。

  自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首次提出加快老旧小区改造后,各地加大资金投入,老旧小区改造提速。新一轮老旧小区施行“菜单式”改造,由居民根据自身需求选择改造项目,进而满足不同小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2018年,随着《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工作方案(2018-2020年)》的发布,北京市老旧小区改造工程进入新阶段。二里庄作为建成近30年的“高龄”社区,也被纳入了全市重点整改的范畴。据了解,社区的改造重点主要包括拆除违章建筑、天线入地和社区绿化等。如今社区内道路平整,电力架空线全部入地,而社区中央的中心大花园也被翻修一新。

  “在保障原有绿化面积不受太大影响的基础上,我们征集了居民意见,借改造的契机建了凉亭,安装了健身器材,还在花园一角安置了一台厨余垃圾资源化一体机。”魏立说,“机器运转会产生酸味,不宜离居民楼太近,把它规划在花园里刚刚好。”

  “目前,社区垃圾分出率虽然还是无法达到100%,但两个月来,效果已经非常显著。”据李紫莹透露,目前北京疫情逐步稳定,再过几日,话剧《垃圾绑架》也要进入排练期。“演员都是二里庄社区的居民,我们还成立了一个剧社,名叫‘聚悦’舞台剧社,寓意就是想聚党心、聚民心,悦动二里庄。”北京商报记者 刘瀚琳

  【亲历者说】

  二里庄社区党委书记魏立:

  社区垃圾分类不是一锤子买卖

  北京商报:社区作为垃圾分类一线,自条例落地实施至今,有哪些心得体会?

  魏立:首先,社区要意识到,垃圾分类不是简单宣传教育就能达成的,进入社区的过程中,需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量身制定出一套系统的行动方案。社区引来机器只是一个宣传的切入口,我们还排演话剧,搞垃圾分类摄影节。而这些活动,都在我们的整体规划里。培养居民垃圾分类意识实属不易,社区就需要帮忙打通各职能部门的堵点,给他们“把路铺好”,大家也就没有不分类的理由。即便是专业志愿者进入社区,也不能把这种合作看作是一锤子买卖,大事小情我们商议着来进行,生成一套活动方案。

  北京商报:目前,社区垃圾分类实践过程中有无碰到瓶颈?

  魏立:首先是破袋问题,我想这个问题不仅在二里庄存在,所有垃圾分类一线社区都有这个疑问。天气炎热,厨余垃圾极易变质,气味难闻,垃圾袋中汤汁很多,居民在破袋的过程中容易沾染污渍。

  其次是垃圾桶清洁问题,看起来很小,但非常重要。我们在改造老旧小区的过程中,改善了小区里绿化等方面的问题。但垃圾桶的清洁如果没有做好,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尤其是现在天气热起来,厨余垃圾需要裸投,我们没有专门清洁垃圾桶的环节,时间一长,垃圾桶异味的同时还会招来蚊虫,对环境清洁会有影响。

  北京商报:在垃圾分类宣传引导方面,社区有哪些新的计划在酝酿?

  魏立:下一步,我们打算通过课程合作,将垃圾分类的意识传导给孩子。二里庄像是一个小型的社会系统,我们社区有幼儿园也有小学。前阵子我们去了学校,见到了校长和老师,打算在他们的美术课程内容上做一些设计,这样也能起到寓教于乐的作用。垃圾分类的意识可能会花费一代人的时间才能让社会普遍接受,所以要从娃娃抓起,进而让他们也带动父母一起参与进来。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