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
从瓦片经济到可持续发展
顶层设计的破冰与地方细则的出台,相当于为成寿寺这样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入市开启绿色通道。
2018年初,北京万科正式接手成寿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改造项目。经过整体拆除重建,破旧的原始板房区变成了色彩鲜艳、风格鲜明的长租公寓,村民的收入终于从过去的“砖头瓦块”经济正式升级。
记者了解到,有别于其他土地获取,万科在成寿寺项目前期无需支付土地成本,只需投入建设开发成本,但每年需付给村集体的收益有最低限,如果盈利超出预期,村集体还会在保底租金收益的基础上分享一定的超额收益。这样既保护了村民的基本利益,又让村民有机会共享市场的增量红利。而对于企业来说,这样的合作模式,大幅降低了企业参与租赁住房的资金成本压力。
按照传统的“城中村”改造模式,村民在土地开发后可获得一笔不菲的拆迁款,但这属于一次性消费,后期可能因为缺乏有效的收入来源,以至无法维系正常的生活需求。而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则相当于每个月给村民“发工资”,这样可以保障村民能够获得长期保底收益加分红。
借助政策红利,一个“双赢”的新模式正在探索发生。经过两年多紧张筹备和施工,成寿寺长租公寓社区于今年正式入市,项目定名为泊寓|院儿。
市场
6%资产回报率
事实上,在“租购并举”的背景下,集体土地租赁房项目入市有着广阔的想象空间。
根据相关调研数据,北京的租赁人口有860万,住宅有750万套,其中可用于租赁的有430万套,这其中仅有250万套合规,剩下则是不合格的城中村和地下室,这部分不合格的逐年在拆除中。
万科集团合伙人刘肖表示,当时一居室单间的月租金价格在3000-5000元,两居和三居的月租金价格在7000-1万元。合规的250万套租赁住房的平均套租金为7000元/月,这个价格超出了年轻人的合理支付范围(房租占月收入的1/3较为合理),需要对应的月收入在2万-3万元。事实上很多人的收入达不到这个水平。根据测算,万科将其集体土地租赁房项目的租金目标定为3000元/月,这属于一个相对合理的水平。
据了解,成寿寺样本前,北京已经率先尝试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建设公租房。
2014年,北京市正式推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上的公租房项目。当时北京市住建委相关负责人也曾给北京商报记者算了笔账:以北京西五环某公租房项目为例,目前通过招拍挂方式拿地后建成项目的成本约为每平方米1万元左右,而如果利用集体建设用地、无土地出让金,成本则将下降至5300元/平方米,接近一半。如果算上融资成本,那么招拍挂拿地的项目至少每平方米每月租金要到40元,一套40平方米的一居室要1600元/套/月,如果是集体用地,则每平方米每月可以下降到30元以内,租金就可以控制在1200元/套/月以内,甚至更低。
在刘肖看来,成寿寺项目建设的泊寓|院儿极大地填补了这部分市场的空白,低租金和高居住品质可兼得。利用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这一新模式节省了土地获取的成本,从而最大限度降低了租客的租金成本。继成寿寺的900余套长租公寓入市后,北京万科还有高立庄等项目的长租公寓即将入市,这部分新增租赁住房供给也可以进一步对租金价格起到平抑作用。
目前该项目有20平方米和30平方米两种户型,单套月租金为3600元或4700元,约为周边同品质一居室租金的70%-80%。“某种意义上,成寿寺项目月租金3600元起租,通勤20分钟,基本达到要求。”刘肖坦言,因为地理位置因素,成寿寺项目尚未达到月租金3000元的标准线,下一个高立庄项目则会更便宜,也更接近成功目标。
据万科方面透露,目前北京万科获取了北京市租赁住房优质供地资源中的2万套。“对于万科来说,长租公寓是第二赛道,我们希望打造出的是可持续、可复制的生意模式。”刘肖称,通过村企合作开发模式,村集体可以获得长期稳定收益、享受超额经营分红,万科可以打造精品、追求长期经营的可持续。“目前成寿寺项目可以实现约6%资产回报率,属于微利但可持续。”
目标
可复制的集体土地“样本”
中国城市房地产研究院院长谢逸枫表示,集体土地租赁房建设意在形成多元化的供应模式,保障房地产市场供求体系健康平稳运行,满足多层次的居住需求。此外,村集体和企业联合开发的用地新模式,更深层次也是为了提供一个新思路,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改革样本。
谢逸枫称,站在企业的角度,万科拥有着无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同时作为“先行者”,成寿寺项目在规划和融资等方面都获得了外延力量,这也为其打造标杆“样本”提供支持。
以融资为例,万科在成寿寺项目虽然只获得45年的经营管理权,地面也没有抵押物,但国开行仍给予万科25年的专项信用贷,缓解了其项目资金压力,加快了建设进度。此外,成寿寺项目从立项到拿到“工程施工许可证”原本计划需要7个月的时间,而实际过程被缩短到5个月,整体较综合计划提前6个月开业。
在没有先例可寻的情况下,万科在产品设计方面意图打造新的租赁社区概念。
孙漠林称,新型的租赁居住社区应该是一个全新的“共享复合社区”,让同一个社区的住户形成一个社群,这里有互动有故事发生。在万科的设计理念里,集体土地租赁房建设并不仅仅局限于满足租住的需求,而是将年轻人对生活方式的多种需求,转换成丰富的配套融入到设计中去。
据了解,万科在泊寓|院儿建筑主体上挑出的玻璃盒子里打造了一个500平方米的城市共享客厅——“社区之心”,配置云中图书馆、减压健身房、欢乐轰趴馆等社区配套,为年轻人提供更富活力的社交空间。除此之外,泊寓|院儿在楼宇之外推出了4000平方米的社区个性商街,集合深夜食堂、时尚潮牌、京城老字号、网红集市等多种业态,让租客走出家门即可体验消费场景。
记者此前也就此进行过走访调查,由于原始工场及厂房的转移,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周边现有产业人口大多以科技和新白领为主,而可选择住宅大多都是传统的村里板房。占据优质的地理资源,租金高,但并没有真正与周边租金所匹配的适合居住空间,业态规划单一、市井生活缺乏。因此,这就需要一个新的模式去尝试“破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曾经的“脏乱差”旧貌换新颜,长租公寓的种子也在集体土地上生根发芽,或许不久的将来会撒遍全国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