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刘瀚琳)8月18日,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北京市政务服务局联合主办“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第二期直播访谈节目,北京市民政局局长李万钧对话北京市政协委员朱良、北京市政协委员庄文静,共同探讨“筑牢抗击疫情的基础防线”相关话题。据李万钧透露,疫情期间北京市调动约60余万名志愿者,有力保障了疫情期基层防控工作。目前,正在修改《北京市志愿服务促进条例》,初稿已完成,下月将提请市人大常委会审议,争取在年底前实施。
据了解,疫情期间,社区基层志愿服务力量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体现。期间,60余万名志愿者对各社区卫生清洁、服务保障等环节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谈及如何充分保障志愿者权益,李万钧表示,疫情期间,全市已为志愿者提供了免费人身意外保险;同时,为在“志愿北京”实名注册的志愿者免费提供因感染新冠肺炎身故的专属保险。
“社区作为市民生活的基础单元,其防控是阻断疫情传播的根本措施。”李万钧表示,疫情期间,全市各社区通过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期间动员5.8万名社区工作者、40余万名在职党员、10万余名企事业单位下派干部等120万人次,保障了全市3000余个社区、4000多个村防疫工作的全覆盖。
人力保障外,电子信息设备也成为疫情期社区防控工作的重要力量。朱良走访朝阳区安贞街道安华里社区的过程中看到,该社区多点布局电子门禁系统,访客进出实现电子化登记。但朱良也坦言,对于部分小区尤其是老旧小区而言,电子门禁未能全面普及,访客进出仍需进行手工登记,带来了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
对此,李万钧回应到,疫情期间信息化设备的确在很大程度上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但部分社区采取的信息化手段相对滞后,仍要通过居委会工作人员挨家挨户登记居民信息,登记完成后,各部门间也存在信息壁垒,无法彻底实现信息的共享和融通。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访谈期间,李万钧还披露了疫情期间北京市接收捐赠的情况。疫情暴发至今,北京市接收社会捐赠资金达到16.5亿元,防控物资2900余万件。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防疫物资的发放遵循“三个倾斜”。其中,70%防护物资向防控一线倾斜,20%防护物资向弱势群体倾斜,还有一部分向隔离返京人员倾斜。目前,防护物资的接收、发放和储运过程顺利,做到公开透明,合理、合规、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