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赛诺菲(北京)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赛诺菲”)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机器正飞速运转,仅仅8秒钟,就组成糖尿病人的“救命药”——“甘精胰岛素”。在赛诺菲的这条U字形组装、包装生产线上,每个班次能包装6万余支产品,一箱箱成品药不断下线。赛诺菲总经理何国玲介绍说,从去年12月到现在,先后有5个新的产品陆续上市,有3个产品用于罕见病的治疗。
赛诺菲创新发展是疫情之下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记者从经开区科技创新局了解到,今年上半年,经开区近500家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企业注册成立,实现44个药品上市,14个项目获得临床批件,一批企业获得资本认可……新动能聚合发展新动力,也加速了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迈向千亿级的步伐。
迎疫而上显产业担当
疫情之下,长期积累的研发实力和迎难而上的企业担当,让经开区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企业的时刻表一天未停,生产研发和市场拓展的脚步也没有减速。上半年,有近500家该产业市场主体落地寻求发展,一批企业成为抗击疫情的生力军。
时间拨回到今年的大年初二,放弃休息的旌准医疗总经理叶锋和研发部门共同开启了对新冠病毒核酸诊断试剂盒的研发。随着新冠病毒的蔓延,该病毒的一些新特性——无症状携带、高传染性、潜伏期长等也显现出来。面对新情势,旌准医疗果断启动了第二代核酸诊断产品的研制工作。
很快,旌准医疗带着自己的新成果冲到了战“疫”一线,成了企业复工复产的“保障军”。该型新冠病毒检测试剂盒还通过欧盟CE认证。
疫情袭来,与之相关的医用防疫物资需求量骤增。口罩生产企业联合康力从提出建厂需求到落地生产仅用了7天时间。康禄公司口罩生产项目同样是极速落地并投入生产,日产数万只口罩提供到区内各企业助力复工复产,同时向疫情高发区供应,保障疫情防控。
而面对疫情对经济带来的影响,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也在危机中寻到了新机遇。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金豪制药、纳捷诊断的新型冠状病毒 2019-nCoV核酸检测试剂盒快速获批上市。另外,博尔诚、唯迈医疗、北京通用电气华伦医疗、天星博迈迪、科仪邦恩等13家企业,共13个二、三类医疗器械获得NMPA的上市许可。
在全球战“疫”的关键时刻,经开区在做好自身疫情防控的同时,积极回应国际社会需求,全力参与国际抗疫合作,展现出义不容辞的“亦庄力量”。思瑞德公司、康铂创想和GE等区内企业纷纷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测温仪、CT设备、检测设备等,不分昼夜抢时间,全力以赴快行动,为全球战“疫”贡献力量。
蓄势冲击千亿产业目标
上半年,如果说保障抗疫物资的生产供应是产业担当的第一战场,那么在后方,创新前行的步伐也在加速迈进。
疫情并没有阻挡企业的发展步伐,反而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在创新方面,凯因在37天时间里两款新药获准上市,索磷布韦片(赛波唯)与盐酸可洛派韦胶囊(商品名凯力唯)形成首个丙肝泛基因型全口服“中国方案”,该“方案”针对丙肝六大类患者人群,能够实现97%的高治愈率。
从一天打三针到打一次管半个月,东方百泰加速推进研发的治疗2型糖尿病的一类生物新药JY09迈入Ⅱ期临床。东方百泰总经理白义告诉记者,“患者注射一次JY09,14天内都能把血糖维持在安全稳定的水平。对于需要一天打三针的患者来说,这项国际领先的技术将大幅降低他们的病痛指数,改善生活质量”。
据预计,JY09有望三年左右投产,初期年产量可达2500万支,市场规模将超百亿元。
创新为产业发展蓄势。据统计,上半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批准泰德制药、悦康药业、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等企业的共44个药品上市。此外,拜耳医药的薄膜衣片和北京亚宝生物的塞来昔布胶囊分别获得了NMPA的优先审评审批资格;北京泰德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华昊中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的14个项目获得临床批件。
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企业也同样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6月22日,神州细胞正式登陆科创板。另外,凯因科技、悦康药业的科创板上市申请已经受理,和合诊断也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冲刺科创板IPO。博奥晶典进行了Pre-IPO轮的融资;北京天广实生物、北京理贝尔生物、求臻医学等企业纷纷获得融资。
北京经开区出台的“6688”政策提出,还将进一步聚焦生物技术、高端医疗器械、医学健康服务等重点领域,推动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产业智能化、服务化、生态化、高端化发展,持续培育百亿级规模的龙头企业、年收入超过10亿元的重磅产品,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新一代健康诊疗与服务产业集群,实现生物技术和大健康产业产值达到1000亿元。融媒体中心记者 方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