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讯(记者 陶凤 刘瀚琳)8月19日,北京市政协提案委、市政务服务局联合主办的“市民对话一把手·提案办理面对面”直播访谈节目播出。北京市城管委主任孙新军就“加强垃圾分类 促进生活垃圾减量”对话市政协委员王兰、郝金明。据孙新军介绍,《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落地3个多月来,全市厨余垃圾分出量明显增多,截至8月18日,全市家庭厨余垃圾日分出量已达3200吨,远超2000吨目标量。
据介绍,自《条例》实施以来,北京垃圾分类情况整体呈现“6升2降”的态势。具体而言,家庭厨余分出数量大幅提升,7月家庭厨余垃圾日均分出量较4月下旬增长470%;厨余垃圾分出质量逐步提升,全市达标桶站数达75.3%;桶站设置达标率进一步提升,分类容器设置率达93.2%;指导员值守率明显提升,从5月的20%升至7月下旬的56.2%;宣传动员覆盖率明显提升,市民知晓率普遍在80%以上;同时,随着执法检查力度持续提升,7月本市其他垃圾清运量同比降26%,问题率不同程度下降,执法检查和市级抽查的问题率均呈下降趋势。
“3个月以来,全市厨余垃圾分出质量和数量稳步提升,桶站指导员功不可没。”孙新军说。据统计,北京全市共有2万余名桶站指导员。然而,对于全市10万个桶站而言,指导员数量远远不够。“人力数量不够,除了固定值守人员,我们鼓励大家流动值守并号召全社会志愿者加入指导员队伍。”
在垃圾分类过程中,厨余垃圾桶容纳超10%其他垃圾即被视作无效分类。日前,全市出台《北京市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管理暂行规定》。该规定明确,若分类的垃圾没有达到标准,相关的部门可拒收,并在交付点或垃圾桶盖上张贴《厨余垃圾分类质量不合格不收运告知单》,注明改正要求和改正期限,拍照留证,改正期限一般不超过3天。
孙新军透露,截至目前,全市执法部门已发现并查处99起垃圾混装混运行为。“其中有部分企业存在多次混装混运行为且不听劝阻,这些企业将被逐出北京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在此前走访过程中,多位社区居民及桶站志愿者曾向北京商报记者表达关于“厨余垃圾破袋”的顾虑:夏天天气炎热,厨余垃圾极易变质发臭,在倾倒过程中也易沾染汤汁。对此,孙新军回应,对于后端处理而言,厨余垃圾破袋实属必要。“一方面可以维护后端机器;另一方面,可以更好监测厨余垃圾的分出质量。”
而如何打消市民的顾虑?部分社区因地制宜打造了帮助破袋的厨余垃圾桶,解决厨余垃圾拆袋过程中存在的不便。例如,在海淀区北下关街道,每个厨余垃圾桶都配备了自制破袋器,居民将废旧钢管改装成锯齿固定在桶沿,倾倒垃圾时借助破袋器即可完成厨余垃圾破袋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