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腾多日的罗冠军梁颖事件反转。9月5日晚,梁颖委托律师发布一则声明。声明中梁颖表示冤枉了罗冠军,同时向公众和罗冠军及其家人道歉。
一对情侣“没有处理好”分手,一方刻意将其推上网络企图将对方“绳之以法”。全民公开审判之下,使整个事件看起来离奇、荒诞又充满了黑色幽默。当被害者和加害者身份对调,原本弱势一方成了人人喊打的坏人,被诬陷的施暴者则在网络暴力之下“已经社会性死亡”。
人们很容易在“正义”的外衣下做出诸多偏激举动。在《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里,勒庞称群体为“无名氏”,因为群体的数量庞大,群体中的个人难以被追究责任,所以他们对于责任的约束感就会完全消失。
舆论波涛汹涌的时候,乌合之众只愿意相信自己选择的真相。谴责恶行,会让个体在一瞬间感觉自己善良高大,但一些不明真相、极具主观性的谩骂,甚至不惜波及凶手无辜的家人,也是一种“恶”,最终会变成一场打着“正义”口号的集体狂欢。
这些集体狂欢看起来是保护,其实更是枷锁。整件事情中最让人恐惧的,不是一方的心有多坏,也不是网友说的话有多恶毒,甚至都不是网友心凉,让以后发声的弱势群体无人相信,因为网友其实已经被骗很多次了。而是缺乏独立思考的网络暴行,还会“杀”死更多的罗冠军。
反思,往往比愤怒更重要。情感窥私、猎奇心理、混淆是非,公共话题吸引人的地方,是把挑逗情绪的一些点列出来。引发愤怒,博取同情,进入焦虑,为了获得流量而肆意放大甚至歪曲事件的真实性,以偏概全地报道那些能够博得关注的素材,在女主角编写的小作文里都有生动的呈现。那些丰富的情景,顺理成章地催生了情绪,客观、审慎、事实和新知则在瞬间被遗忘。
“你希望魔头赢?我希望他有机会申辩。”英剧《加罗律师》中有这样一句对话,表达了18世纪的律师对于法律公平性的期许。直到今天,这样的期许仍不过时。不用管逻辑,不用管道理,当代社会让人窒息的网络环境,一旦失去了分寸感和距离感,就剥夺了当事人申辩的机会。
在豆瓣的“社会性死亡”小组,据说点进去的人没有一个不是笑着出来。面对罗冠军的社会性死亡,好像很难让人笑得出来。
人“死”不能复生。不能诚实地面对自己,不负责任地审判别人,当加害者变成受害者,当受害者变成加害者,就是我们与恶的距离。充满善意、积极独立思考、对任何事持公平态度不怀有偏见,看似天真却值得始终被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