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是金融开放关键一年,虽然疫情对经济及金融造成了一定冲击,但并未影响既定的金融开放措施落地节奏。9月7日,作为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北京金融街服务局主办的“金融街与金融业扩大开放”外资专场活动在京举行,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殷勇,央行国际司副司长艾明,银保监会国际部副主任王彩霞等金融监管人士齐发声,释放出进一步推进金融开放的强烈信号。
继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
殷勇介绍称,目前,金融街已成为集中国金融业重要的决策制定、标准制定、管理规则制定、市场交易、支付清算、信息统计、专业服务、国际合作多种功能为一体的真正的金融管理中心。区内聚集了各类金融机构1800多家,其中总部企业175家,外资金融机构120多家,在这条街上聚集的中国金融资产超过了全国金融资产总量的1/3。
面对新时代赋予的新使命,殷勇表示,未来北京市还将在中央监管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采取更有力的举措,进一步完善开放格局,进一步打造服务业扩大开放的新高地。一方面,继续扩大金融对外开放,有效承接国家金融改革开放的任务,包括在外汇领域、人民币跨境使用、投融资便利化、新三板改革等方面进一步推进更多更新的改革开放措施。此外,继续加强金融街国家金融管理中心建设,加快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建设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确保开放措施顺利落地
“中国将大幅放宽市场准入,落实各项开放措施,宜早不宜迟,宜快不宜慢。”谈及近两年中国的金融对外开放节奏,艾明如是表态道。她进一步评价,这两年来金融系统集中宣布超过50多条具体的开放措施,开放力度之大、覆盖范围之广前所未有。未来,仍将坚持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加强顶层设计,继续主动有序地扩大金融业高水平双向开放,实现制度性和系统性开放。
首先,确保各项已经宣布的开放措施尽快落地。目前相关部门在抓紧修订法律,同时也采取了非常灵活的态度,已经在受理外资机构的各项咨询和申请,将会确保做好各项措施的顺利落地和有序衔接。
同时,将继续推动全面落实准入前国民待遇和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实现制度性和系统性的开放。此外,将扩大开放与加强监管密切结合,建立健全以金融业开放相适应的监管框架和金融基础设施,加强宏观审慎管理和微观金融监管的协调配合,抓紧补齐监管制度的各项短板,在开放的同时维护好金融稳定。
34条法规修订基本完成
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银行、保险业对外开放情况引发关注。会上,王彩霞对该领域的情况进行了介绍。
王彩霞称,继2018年推出15条开放措施后,银保监会在2019年推出19条对外开放措施,包括降低市场准入门槛、取消外资股比限制、取消业务范围限制,以及简化行政许可流程等。
王彩霞称,截至目前,上述34条开放措施所涉及的法规修订已经基本完成,且已经发布了先修订的外资银行管理条例和实施细则,外资保险公司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以及外资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等。从2018年以来,银行保险业外资机构在华设立了近100多家。截止到2020年7月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41家外资法人银行,115家外国银行分行。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65家外资保险法人机构,外资保险注册总资产达到1.6万亿元,资产规模较2018年4月初增长了约51%。
王彩霞表示,下一步,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结合我国实际,持续推进银行业保险业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中外资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共同促进中国金融市场实现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记者 岳品瑜 刘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