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十一”国庆假期,文旅夜间消费在京城多地点亮,别具特色的潘家园夜间淘宝集市系列活动也在持续升温。不同于往年,儿童集市、后备箱主题集市、非遗展销、拍卖夜等多样的活动接连上演。在与华威里社区的联动宣传下,居民们参与到潘家园的地摊夜市与淘玩的活动中。家中旧货与收藏在此展示交易,形成了独特的氛围。在一些潘家园市场老顾客眼中,以前市场是以文玩经营者和外地游客为主,活动比较倾向小众和专业,今年活动更加生活化了,辐射社区,惠及民众。据潘家园市场相关负责人介绍,以后这样的夜市也将成为常态化的节目。
家庭旧藏成夜市新宠
夏秋之交,潘家园市场“拉夜”经营超过50天,将持续至“十一”国庆节后。在此期间的每个周末节假日,不同主题的夜间活动会在市场热闹亮相。
北京商报记者看到,今年的儿童淘宝集市、后备箱主题集市现场人流不息。“此前受到疫情影响,顾客锐减,生意受到了很大的影响。现在潘家园不仅仅是延长了营业时间,还通过各种活动为市场引流。”在潘家园老商户章琴看来,市场生意正在暮色中升温。
受益的除了有常驻潘家园的文玩老商户,特色集市上汇聚的新品类、新摊位更是吸引了不少客流。设在潘家园旧货市场北商房前的汽车后备箱主题集市,琳琅满目地呈现了玩具、手工艺品、古玩杂项、潮流物件、原创雕刻、编织等货品。儿童淘宝集市则成了广受欢迎的、以家庭为单位的亲子体验项目。
书籍、文具、玩具随处可见,夜间的潘家园成了孩子们初次“练摊儿”的场所。育儿博主“辣薄荷”特意发表文章,分享了孩子参加潘家园儿童集市的感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可乐迷上了潘家园。记得第一次带他去潘家园时他四五岁,我们逛旧书市买了《丁丁历险记》等绘本。”据“辣薄荷”介绍,儿童集市上常见书本、玩具以及小首饰和多肉植物等,但丰富程度也不限于此,自家孩子就带来了水晶、玛瑙、天珠、老钱、外汇券和粮票等收藏。
“家里各种旧物品类之庞杂、数量之众多、收纳之繁琐一直让我苦恼不已,经常纠结是否赶紧断舍离。现在看,这次练摊儿的经历好处多多,还激发了孩子对未来开店卖老物件的兴趣。”集市过后,博主“辣薄荷”表示收获颇丰。
携手社区“变旧为宝”
在潘家园市场常客张先生看来,此次夜市的多样玩法刷新了人们对潘家园的旧有印象——不只是文玩、古玩的集散地,许多深藏在日常家庭里的有趣老物件得以在此置换、交易,充满了人情味与更丰富的内涵。
从夜市上淘得旧版电子字典、手工编织摆件的张先生直言捡漏的快感:“电商平台也有经营二手物品的,但看不到实物总是不敢买。通过潘家园夜市,以低价买到了满满的童年回忆。”
谈及备受关注的儿童淘宝集市、后备箱主题集市的打造经验,北京潘家园旧货市场副总经理张悦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不主张商户去网上进一批货拿来销售,做得千篇一律。而是希望大家把家中闲置的、真正具有特色的物件拿来置换、交易。”潘家园的受众群体一直在扩充。“从最初的古玩、文玩‘圈内人’,已经逐步变得很多元,未来也会越来越年轻化、大众化。”
据了解,潘家园夜市之所以能够做出贴近生活的特色,正是基于与周边社区的联动。
华威里社区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潘家园旧货市场是华威里社区的共建单位,市场利用文化资源上的优势,一直支持社区的文化建设、丰富居民们的文化生活。“这两年,潘家园市场为社区的书法班、儿童花朵课堂等提供专业的师资或场地,使文化活动更加丰富、更加吸引人。去年开始,我们开始探索在学生的假期举办儿童跳蚤市场,今年疫情平稳后,社区也和潘家园市场联手,组织居民们参与后备箱主题集市、儿童淘宝集市、观赏夏夜文艺表演和露天电影,居民们的反应很好,这些丰富的、有意思的活动让社区充满活力。”
特色夜生活有望成常态
有华威里社区居民表示,在特色夜市中不仅能够解决家中闲置,契合绿色循环经济的主张,同时还增进了大众的收藏意识。“这样的特色夜市是一个交流平台,有机会了解到家中旧物的收藏知识和价格。同时在潘家园市场的大环境中,我也开始对一些文玩感兴趣,找到了新的生活乐趣。”
据张悦介绍,虽然此次的夜间集市截至10月结束,但她表示,潘家园方面有意将“夜经济”变成市场经营常态。“在一些人看来,夜间消费或许受季节影响,冬冷夏热有淡旺季之说。但只要有好的内容,人们的消费需求便一直存在。正在考虑将一些夜间集市定为每月举办,并且相应扩大规模,引入更多商户。”华威里社区相关负责人也表示,社区与潘家园市场将形成长期合作。
据了解,除了家庭亲子、后备箱主题,面向学生、白领的特色夜间集市也在筹划之中。“面向社区居民,或者邀约性质的集市都是潘家园免费提供场地,希望达到切实惠民的效果。”张悦同时表示,在非常时期开展的一系列活动,体现了潘家园进一步整合自身文化资源,谋新谋变的考量:“将潘家园地摊特色与惠民相结合,形成文化消费惠民一体化,以旅游为核心驱动,期望扩大潘家园旧货市场消费群体规模,提升大众收藏意识。”
在多位消费者眼中,潘家园已不只是旅游打卡地、文玩集散地,还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在斑斓的夜生活中丰富了城市文化服务。北京商报记者 胡晓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