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城村落纪实——团泊与凤河
父亲的板栗树
风清露冷已秋分
秋分辞
秋的味道
父亲的秋分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09月23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秋的味道

郭华悦
 

  秋天的味道,有浓,有淡。

  豆瓣酱,是浓浓的酱香。

  一到秋天,就开始做豆瓣酱。先得在房间里铺上麦秸、油光纸和草席,将黄豆摊在上面后,再盖上麦秸和油光纸。接着,门窗紧闭,一直到七天后,豆子发霉了,这才打开房门。将发霉的豆子捣碎,加入调料,用纱布封上坛口,搬到屋顶上去晒。过一段时间,就酱香四溢了。

  这些年来,不管吃饭还是喝粥,手边一定要有一罐豆瓣酱。蘸点酱,配着米饭,味道别提多香了!若是炒菜,豆瓣酱更是少不了。游子回乡,怕麻烦,什么都不带,但豆瓣酱是必须装几罐回去的。

  秋天的蟹香,亦属浓烈。

  旧时的乡间,秋收过后,便是走家串户的农闲时分。家里头备上一些螃蟹,等来了亲友四邻,这些螃蟹也就派上用场了。

  做醉蟹,是首选。

  挑几只螃蟹,在清水里养几天,排去杂污,再用白酒将螃蟹灌醉。接着,放进小缸里,缸盖压紧后,进大锅里蒸。大半天后,揭开锅盖,香气四溢。

  肥美的蟹肉被消灭得干干净净,这是毫无疑问的。可节俭的农家,总能于寡淡处,生出令人叫绝的“又一味”,这便是“咸蟹”。

  说是咸蟹,其实只是蟹壳。

  一端上桌,好客热情的主人家便抓出螃蟹,剥掉蟹壳,将其余的部分放在客人面前。不起眼的蟹壳被放在一边,直至客人离开后,这才登场。

  而登场的方式,便是咸蟹。说是咸蟹,其实已经跟蟹肉无关。将这些蟹壳撒上盐巴和调料,晒干,就成了咸蟹。

  寒意渐浓的深秋,肥蟹已不常见。取而代之的,则是咸蟹。深秋的夜晚,拿一个小炉子,放在桌上。把积攒了一秋的咸蟹,拿出两三个。将噙满蟹膏的咸蟹壳放在炉子上,渐渐热了,就往壳里头打上两个鸡蛋。蟹膏的咸香和鸡蛋的蛋香,在炉火滋滋地烘烤中,飘溢在深秋之夜的寒气中,撩拨得人心痒难耐。

  当然,除了蟹壳,还有一些个头小的螃蟹也不会浪费。

  个头小的螃蟹,食之无味;若只取蟹壳,也没有蟹膏,做不成咸蟹。此时,腌蟹仔,就成了最好的选择。

  腌制蟹仔的过程和腌菜差不多。但蟹仔泥土味重,有腥味,要放点去腥的调料。秋日腌蟹仔,到了冬天,炒点素菜,再捞点腌蟹仔,这就是可口的配菜了。

  秋日的味道,除了浓烈,还有鲜鲜嫩嫩的萝卜香。

  秋日的萝卜,甜脆鲜嫩、多汁,生吃脆如梨。“秋冬萝卜赛人参,萝卜出了地,郎中没生意。”这是乡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农家最常做的一道菜,就是凉拌萝卜丝。将萝卜连皮切成丝后,加糖略腌,装盘后,浇上酱油、香油和醋。凉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萝卜的脆嫩口感。

  甜甜淡淡的枣香,也是秋天的味道之一。

  一到秋天,便开始打秋枣。拿着竹竿,围着几株枣树,挑好了又大又红的枣子,轻轻一竿子打过去。枣子应声而落,与之相伴的还有枣树的枝叶。孩子们打秋枣的时候,大人们便在一旁看着,面露笑意。对于打秋枣,大人是不反对的。枣树要打一打,把枝叶打得稀疏点,来年才能长得更高,结出更多的枣子。

  浓浓的酱香,鲜嫩的萝卜,还有甜甜的秋枣,这些都是乡间的秋日留在味蕾上的记忆。如今,钢筋水泥的城市,渐渐冲淡了美好的秋日味蕾。于是,如同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一样,这城里的秋天,越来越味同嚼蜡。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