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每次都会把好几个垃圾袋装到一个里面,塞得满满的才去倒垃圾,不仅节省了垃圾袋的使用,还环保。”观海苑居民王伟告诉记者,在她的影响下,女儿也会这样做,“其实,我从来没提醒过她,是她看到了我的行动,受到了感染吧。”
平时的旧衣服,王阿姨舍不得扔,有的捐给贫困山区,不能捐的就废物再利用做成手提袋;用完的玻璃罐,她会洗净用来装五谷杂粮;淘过米的水,她会用来浇花……王阿姨说,这都是从小养成的习惯。王阿姨家境并不贫寒,她上小学的时候,同学都还住在平房的时候,她家就住上了单元房,但父母却从不浪费任何东西。她回忆:“那时候单元房水费按年缴,一年好像几块钱无限用,但父母没有因此而浪费,家里的水总是重复利用。”节约资源的习惯是受了父母耳濡目染的影响,王阿姨说,现在父母80多岁了,洗衣机旁边还常年放着多个大大小小的盆,用来收集废水再利用。
在部队成长的日子里,王阿姨看到许多从偏远山区到部队当兵的孩子,每顿饭吃好几个馒头。“跟他们聊天我才知道,他们在老家吃不上细粮。”王阿姨说,这时候,她才真正感受到了“粒粒皆辛苦”,她也终于明白了父母一代为什么会在生活中这么节俭。
王阿姨践行着父母一代传下来的节俭美德,不仅不浪费水资源,生活中的各种废旧物品,在她手下都“活”了起来。超市装水果的塑料盒都被王阿姨视作珍宝,“这个塑料盒你不知道吧,放在案板边,有厨余垃圾随手就扔在里面,特别方便,而且可以重复使用。”王阿姨说,塑料制品对环境有危害,对于塑料制品,她在生活中能不用就尽量不用,即便用了也要让它发挥最大的价值。所以现在,王阿姨去超市用的是旧衣物做成的布袋子,从不使用塑料袋。买东西时,如果有玻璃罐包装的,她一定不买塑料包装的,她说:“虽然玻璃罐没人回收,但我要从自身做起,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
融媒体中心记者 卢金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