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 一个在敦煌“面壁”35年的画家
· 亦城有艺 ·
赵英旭:从传统中走来
下一篇4 2020年09月30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高山 一个在敦煌“面壁”35年的画家

 

  “大漠风烟,长河落日”,他在荒山野岭间“面壁”了35年,这位画家就是敦煌壁画临摹技艺传承人高山。他与被称为“敦煌女儿”的常沙娜不同的是,常沙娜是通过临摹敦煌来设计图案纹样,而高山是“再创造临摹”。

  对敦煌一见倾心

  高山出生于甘肃兰州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著名诗人,小说《仓央嘉措》的作者。大二时高山到敦煌旅游,敦煌让他一见倾心。1983年大学毕业后,他就来到了敦煌莫高窟工作。1994年,高山去日本东京艺术大学日本画科进修两年。1996年回国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秘书,两年后辞去敦煌研究院工作,成立个人工作室,潜心临摹敦煌壁画。

  洞窟壁画有三大临摹方式:“现状临摹”“复原临摹”和“整理临摹”。经历了完全文物复制式的阶段,高山开始追溯壁画的艺术本质,大胆地进行了“再创作临摹”。

  “以前,我不敢改变它,后来我看到它的缺陷,在不违背时代风格和造型规律的基础上,我要美化它、升华它。”在原有的壁画基础上,高山做了一些细微调整,把壁画人物面部变得更为细腻唯美,这也形成了具有他个人鲜明风格的艺术创作手法。

  呈现自然的本性 

  高山一直从事壁画临摹工作,在敦煌一待就是35年,但他临摹之余,并没有放弃油画创作。敦煌地区荒漠景象使他的作品具有一种沉静的力量,天地大美,其意境高远,景物恬淡自在。

  高山的油画作品中体现了他对老庄美学思想的探索,这也与高山的人生经历分不开。他对敦煌壁画和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造就了他的情感世界。高山说他自幼就向往寂静辽阔的环境和非现实的世界。

  “当我第一次踏入敦煌这片土地时就发现,这里的一切都与我的心境吻合。我就活在这样一个自我营造的世界里。这个世界广大、寂寥、逍遥,只有佛、菩萨、神仙是这里的生命。我常为不能真正表现好这个世界而伤感,为即使表现出了也不能永恒而悲叹。”高山说。

  在画画中修行,在修行中画画。这对于高山来说,远离都市的喧嚣,一个人可以与沙漠、壁画对话,让心中时常满盛着感动,这何尝不是一种“圆满”的人生?

  观看高山的画,可以看到彩云归来:或厚重,或纤细,横卧苍空。

  高山的风景画就像是在诉说:扎根于祖先血肉之上的幼苗依然会生长——这就是人间食粮的韧劲。用艺术评论家周江林的话说就是,“高山是站在敦煌的地域,以清净的心观照世界,自在地画他的风景”。

  敦煌之敦,大也;煌,盛也。放置于历史背景里,沙漠里的敦煌犹如大海拥有海面和海底,因而它是人类灵魂的最佳隐喻——大海汹涌的时候,有着蔚蓝与黑暗的多面性——灵魂也具有历史时间的本性,也同样呈现多面及转化。一个画家最宝贵的价值就是去呈现自然本性的真相,并不间断地歌唱。

  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小曼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