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行示范区改革全面提速
北京流感疫苗接种需求上升 自费采购量翻倍
征信要严把“准入”关
80%!我国生猪生产恢复进入关键期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20年10月12日 版面导航 放大 缩小 默认        

征信要严把“准入”关

陶凤
 

  近日,中国电信江西省欠费信息将接入个人征信系统,消息传出很快引发网友关注。而江西电信客服回应表示,欠费超过3个月未交清就会被纳入征信,如果用户仅仅是当月实时话费欠费停机只要及时缴费就可以,并且称不必担心。

  “不必担心”说来轻巧。在网友看来,欠费超过3个月在实际运行中远不是欠费这么简单。注销号码麻烦、携号转网花样繁多、通话流量扣费乱象,都有可能造成用户“被动”欠费,简单纳入征信更像是站在运营商角度“一刀切”式地解决问题。这不是纳入征信名正言顺的理由,相反更像是征信滥用的又一现实版案例。

  很长时间以来,征信不断被提及,很多并非关于征信系统本身,而是形形色色的事项纷纷要被纳入征信的风潮。这些事项既包括合情合理的信用卡逾期、银行贷款未按时还清、拖欠助学贷款、第三方贷款未按时还款,还包括不断向居民日常生活蔓延,水电气不按时交款、手机欠费、甚至城市文明码都来凑热闹。

  征信系统影响着百姓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买房、买车、借贷、租赁等等,征信记录越是重要,越需要严格“准入”。征信固然是衡量一个人诚信的重要标准,但是把生活中息息相关的种种纳入征信,被滥用的征信只会失去信用本身的意义。

  如今,信用建设渗透到居民生活的“细枝末节”,征信边界一再被打破,也一再陷入滥用的争议。全社会渐渐形成对信用监管制度的共识和认可。在这种趋势下,对征信系统建设本身的监管更应该引起足够重视。

  技术的普及和更新,便利了信息采集和使用。大数据在互联网上对个人信息的过度采集,正带来严重的深度滥用问题。

  不少地方借机开始了“积极”征信扩围尝试,这些尝试包括违反交规、行政处罚、献血奖励、做义工、见义勇为等等。究竟以什么标准界定信用,又以什么标准量化征信,开始变得模糊和令人费解。信用信息使用本是为了增加个体风险的可视化和可预见性,名目繁多的信用建设只会模糊视线和降低效率。

  有必要严格信用系统的准入机制,厘清什么是信用,什么是诚信,什么是征信。同时,对于居民个人信息的采集应有合法合规的边界,哪些信息关乎信用,它们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被使用,可以被哪些机构使用,个体是否应该获得知情权,信息是否具有反馈机制和纠错机制,这些问题都要有个明确的说法,即充分的法律依据,确保有法可依。

 
3上一篇  下一篇4  
 
   
   
   
本网站所有内容属《北京商报》社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商报总机:010-84285566 网站热线:010-84276814
商报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和平里西街21号 邮编:100013
ICP备案编号:京ICP备08003726
 
关闭